一是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载体,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强基固本。农业综合开发充分利用“综合”优势,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2011-2013年,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3.54万亩。开挖衬砌渠道275.99公里,埋设管道29.53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6501座,新建小型蓄排水工程421座,改良土壤4.08万亩,修建机耕路250.88公里,购置农业机械设备177台(套)。项目区落后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降低了生产成本,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农田,消除了阻碍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促进了生产发展。项目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957.8万公斤,新增蔬菜4453.9万公斤,新增油料159.4万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41676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14399.4万元。
二是以产业化经营项目为抓手,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2011-2013年,投资8422.15万元扶持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24个,贷款贴息30个。通过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带动效应显著增强。项目建成后,新增食用菌135万公斤,葡萄300万公斤,蔬菜220万公斤,猪肉400万公斤,鸭肉172万公斤,提供马铃薯种薯1000万公斤;新增生姜加工能力400万公斤,年新增总产值20005万元,新增利税3438万元,新增固定资产4845万元,年直接受益农户8699户,年直接受益农户收入增加总额3958万元,新增就业人数573人。
三是以部门项目为依托,大力推进经济林果、畜牧、水产、生态等农业项目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2011年-2013年,我市共实施年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项目15个,总投资7934.7万元。项目的实施对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区良种良法推广、提高项目区科技含量、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