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师宗县: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打造升级版新农村

2016-04-27 11:43:39   来源:人民网   
    

4月末,走进师宗县雄壁镇长冲村委会,小山衣甲村新建的29幢“小别墅”格外显眼,有的农户正在搬运着家具,有的正在打扫着自己家的新房。

“政府补助了4万元,我自己出了8万多一点,盖了138平方米的房子,现在门窗已经装好了,其他的室内装修这两个月就可以完成了,老房子在新房对面的村子里,搬过来新房子住就把原来的老房子用来搞点养殖,这样就实现了人畜分离了。”正在忙着装饰新房的村民刘石红说,村里新建的29户“小别墅”已经入住一半左右,村民的居住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村容村貌也比原来好多了。

近年来,师宗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做法可推广、项目可复制、成效可覆盖的工作思路,整合项目资金,强化规划引领,突出产业支撑,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县、乡两级均成立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做到人员、机构、责任三落实。结合县情实际,制定下发了《师宗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每年推进30个以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其中8个以上典型示范村),到2020年,全县建成150个以上美丽宜居乡村(其中40个以上典型示范村)。同时,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10个方面30项建设任务分解细化到各乡(镇、街道)和各职能部门,由牵头部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报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明确了目标任务、责任分工、时间进度等要求,有序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师宗县葵山镇冒水洞村,集中新建的18户农村小别墅已基本完工。去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60元。

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葵山镇坚持“群众主体、规划引领、产业支撑”为思路,按照“新房新村、生态文化、宜居宜业”的理念,以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为平台,以“挂包帮”“转走访”活动开展为补充的有效措施,采取产业发展促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全力抓好冒水洞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抓住项目村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结合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及打造昆曲绿色经济带的总体要求,以专业合作社作用发挥为切入点,以项目扶持、资金倾斜、科技培训等为抓手,在冒水洞村大力发展经济林果、林下养殖、大棚生态草莓等产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动项目村走上产业富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师宗县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帮建、社会参与的原则,以县级为平台,统筹整合扶贫开发、农村危房改造、清洁工程、道路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文教体卫等方面的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到建设点上,确保“美丽宜居乡村规划到哪里,项目资金就跟到哪里”。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与易地扶贫搬迁结合起来,加大项目政策支撑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按户均5万元标准给予支持。结合各村实际,大力实施危房改造、房屋美化、村庄绿化亮化等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不断提高村庄建设水平。按照适度规模、避险防震、安全宜居的要求,采取集中与分散搬迁相结合,采取集中新建一批、原址重建一批、维修加固一批等多种模式,全面消除村内危房。

拓展乡村旅游空间 打造乡村新兴产业

师宗县丹凤街道古城村,位于新老324国道之间,距县城5公里,全村共有144户543人,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

“围绕建成生态宜居村和精品旅游村的发展定位,古城村抢抓机遇、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平台作用,不断拓展乡村旅游空间,实现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有机结合、互促共进。”丹凤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文茂说,目前,全村共发展农家乐24户,年均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年经营性收入达18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万元,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骨干产业。

近年来,古城村围绕配套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乡村旅游发展要素,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统筹推进农村住房、饮水、道路、电网、绿化、亮化、信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增强村庄发展动力。以农户为点、道路为线、村庄为面,点线面结合,加大村庄垃圾、污水、“三堆”、畜禽粪污、农业面源污染等综合治理力度,推行改水、改厕、改灶,推广使用沼气、电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目前,已整合各类项目资金500余万元,完成危房改造35户,硬化村庄道路1690米,墙体外观美化2.5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52盏,新建休闲小广场2个、垃圾池5个、公厕两个。

凭借“临城、靠路、位园区”的优势,采取“支部+协会+农户”运作模式,成立土建运输、苗木栽培协会,发展40余户农户栽培苗木480余亩,年均创收1000余万元,推动乡村旅游与建筑业、运输业、苗木产业等互补发展。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组织经营户考察和借鉴其他地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积极开发自驾游、休闲垂钓、鲜果采摘、农事体验等特色新项目,吸引广大游客观田园风光、品农家美食、购花草苗木、住农家庭院,整体提升农家乐经营实力。

今年以来,师宗县坚持把国道324沿线作为美丽宜居乡村精品线路进行建设,以点突破、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辐射和带动全县新农村建设。在选点布局上,坚持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差异化发展道路,优先选择景区周边、城镇周边、交通沿线、乡村旅游资源富集地村庄作为建设点,全县共组织实施31个建设点,其中典型示范村8个。

在规划建设上,师宗县立足区位、资源、产业、文化等实际,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实现与城镇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无缝衔接。以村庄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社会事业、民主管理等为重点,由规划部门牵头,组织国土、住建、交通、农业、扶贫等部门参与,广泛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建议,反复论证和审核把关,科学制定村寨规划。

 

此外,师宗县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列为“狠抓落实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建立完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管理台账,明确各建设点的目标任务、责任人员、时间进度、对策措施等内容,实行“按月通报、按季督查、半年小结、年终结账”的管理办法,确保各项工作举措落实到位。强化跟踪问效,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及时反馈工作推进情况,对推进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切实加快建设进度。

县域概况

师宗县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区域之一,属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也是全省59个革命老区县之一。全县辖4镇3乡3街道110个村(居)委会796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42.5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86万人、贫困人口7.2万人、贫困乡(镇、街道)5个、贫困村(居)委会49个、贫困自然村122个,是一个集“老、少、边、贫”为一体的山区农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