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突破基础设施瓶颈 发展后劲全面增强———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综述

2016-08-31 17:46:50   来源:曲靖日报   
突破基础设施瓶颈 发展后劲全面增强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综述
 

  回顾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从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曲靖的固定资产投资在指标中无疑是突出的亮点。2015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8.8亿元,同比增长18.4%,是2010年的1.95倍。

  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再生产的主要手段。“投入匹配产出”是经济发展中的大逻辑。固定资产投入的多少,影响或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走得快慢稳健。筑牢投资基础,经济发展才能阔步向前,这也是曲靖这些年凝心聚力坚决完成当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的原因。五年来,我市在固定资产投资上,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交出固定资产投资喜人成绩单。

“五网”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的“主战场”

  加快“五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扩大投资、拉动内需,带动装备制造、工程基建、钢铁、水泥等相关产业发展,并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有效刺激增长、扩大消费,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局面。

  回顾过去五年,全市新增高速公路289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1万公里,建成一批重点骨干水源工程,启动“气化曲靖”建设,中缅油气管道曲靖段等项目顺利推进,无线通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

  五年来,我市奋力突破基础设施滞后的瓶颈制约,发展后劲全面增强。面对全市综合基础历史欠账多、资金缺口大、保障水平不高的客观实际,多措并举加大投资力度,以“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据有关测算数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左右,每100元投资大约有20%—25%以工人工资、补贴等形式转化为即期消费,对扩大消费也具有直接性的拉动作用。曲靖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符合稳增长要求,符合曲靖当前实际。全市各级各部门把“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在“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上迈出大步子、求得大突破,为曲靖跨越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为推进富民强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

重大项目:

  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

  除了以“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项目外,过去的五年,我市还加大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推进,五年来,我市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挖潜力、强带动的重要突破口,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促进建筑建材、制造业、服务业及相关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生大规模的生产性投资需求。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持续激发和释放了新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为全市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持久动力。

新兴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点”

  回顾过去五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上深挖潜力,加快重点项目推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多上技改项目,随之而来的是多投资。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路线图,从产业升级中寻找新项目,着力从突破产业关键技术、提升工艺、新产品研发和产能扩张等领域,谋划和生成一批产业项目。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上深挖投资潜力,项目是产业发展的支撑,发展新兴产业离不开项目投资。围绕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重点实施了一批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生态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兴产业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年来,我市积极结合国家和省、市的相关政策措施,扎实推进供给侧改革,在市场中找合作伙伴、找合作项目,挖掘市场潜力,激活内生动力。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推进193个教育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1亿元,增长29%。

  加快推进市、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卫生项目53个,完成投资13亿元,增长28%。加快实施“五个一批”脱贫攻坚工程,抓好13个省级整乡推进、400个美丽宜居乡村、6万户以上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建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五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调存量技术改造的投资,扩增量新建项目需要投资,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717亿元;创新研发力度不断增强,累计有891户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实施技改项目1358个,完成投资1024亿元。同时,提高了水、电、油、运、煤、气以及商务、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供给质量和效益。

  过去五年,我市积极把结构调整的进程变为狠抓投入的过程,通过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化解了结构性矛盾、增加了总量、提高了效益,从根本上提升了曲靖在区域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