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曲靖市2017年一季度曲靖农业平稳发展

2017-04-25 09:04:25   来源:曲靖市统计局   
2017年一季度,曲靖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共享富农”发展理念,围绕“打造云南重要的产业型、生态型、效益型现代农业生产加工基地和农业强市总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以农产品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抓实高原粮仓、做优特色经作、做强山地牧业、做大淡水渔业,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一、全市农业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一)农业经济总量稳步攀升。2017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80.74亿元,同比增长4.2%,比全省高0.1个百分点。现实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业服务增加值36.51亿元,同比增长4.3%,与全省持平。第一产业增加值36.11亿元,同比增长4.3%,与全省持平。
分行业看:农业增加值3.28亿元,同比增长3.9%;林业增加值1.63亿元,同比增长1.6%;牧业增加值29.78亿元,同比增长4.6%;渔业增加值1.42亿元,同比增长1.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4亿元,同比增长5.2%。
(二)优势特色农产品产量平稳增长。2017年一季度,全市发挥承接外地蔬菜转移的优势,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加快麒麟、陆良、宣威、师宗、沾益、马龙等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以及蔬菜无公害基地认证和供港蔬菜基地备案,依托蔬菜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大力发展蔬菜冷链物流体系,不断加快发展外销型、精品型、标准型和特色型蔬菜。引导蔬菜种植大户、菜农种植根菜类、瓜果类等大众蔬菜,以品种的多样性、档次的高中低搭配,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蔬菜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一季度全市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55.91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1.42%,产量64.3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23%,产值达到5.86亿元,同比增长4.1%。
(三)山地生态牧业发展持续增长。2017年,全市按照稳步发展生猪、加快发展牛羊的思路,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从严从实抓好畜产品生产监管,促进山地牧业良性调整、快速发展。全市实现畜牧业产值68.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4.76%。
1.畜禽存栏稳中有升。一季度,全市生猪存栏795.95万头,同比增长1.46%;其中:能繁母猪存栏84.79万头,同比略增0.57%。牛存栏140.35万头,同比增长1.9%。羊存栏303.17万只,同比增长2.44%。家禽存栏1508.45万只,同比增长0.88%。
2.畜禽出栏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市生猪出栏491.85万头,同比增长4.0%;牛出栏26.03万头,同比增长5.7%;羊出栏70.28万只,同比增长4.1%;家禽出栏1047.45万只,同比增长4.5%。
3. 畜产品产量结构合理。一季度全市四大肉产量为56.55万吨,同比增长4.3%。其中:猪肉产量48.95万吨,同比增长4.2%;牛肉产量3.73万吨,同比增长4.5%;羊肉产量1.61万吨,同比增长5.8%;禽肉产量2.26万吨,同比增长5.7%。在四大肉类中的占比分别为86.57%、6.59%、2.85%、3.99%,较上年分别上升3.5、0.3、0.2、0.3个百分点。      
4.仔猪价格小幅上升肥猪价格小幅下降,牛羊肉价格上下小幅下波动。根据全市9县(市、区)每周畜产品价格报表调查统计,3月29日第13周全市价格(9县市区平均值):肥猪每公斤18.17元,与去年同期(同比,下同)相比,每公斤减少1.85元,减9.24%;与上期的每公斤18.21元相比(环比,下同),每公斤减少0.04元,减0.22%。仔猪每公斤41.33元,同比每公斤增加5.55元,增15.51%;环比每公斤增加0.26元,增0.63%。猪肉每公斤30.56元,同比每公斤减少0.50元,减1.61%;环比每公斤减少0.07元,减0.23%。活鸡每公斤18.14元,同比每公斤减少1.35元,减6.93%;环比每公斤减少0.10元,减0.55%。鸡蛋每公斤10.01元,同比每公斤减少1.70元,减14.52%;环比每公斤减少0.16元,减1.57%。牛肉每公斤71.67元,同比每公斤增加1.17元,增1.66%;环比持平。羊肉每公斤75.42元,同比每公斤减少7.97元,减9.56%;环比每公斤增加0.11元,增0.15%。玉米每公斤1.83元,同比每公斤减少0.19元,减9.41%;环比持平。目前,粮猪比为9.93∶1。按照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商务厅2016年5月31日《关于印发我省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实施细则的通知》(云发改物价【2016】873号文件)规定,猪粮比价处于5.5∶1—5.8∶1之间为我省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虽然肥猪价格小幅下降,但猪粮比仍处于红色区域,养殖户盈利空间仍然较大。
(四)水产养殖结构继续优化。坚持稳中求进,围绕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总体目标,着力做好池塘标准化养殖、库区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工作,提升罗非鱼、鱼子酱加工出口能力,深入开展健康养殖示范场、县创建工作,加大渔业资源保护和行政管理,落实禁渔期(区)制度,保证渔业生产安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有效促进渔业健康快速发展。2017年一季度,全市水产品总产量2.9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8.98%。由于受价格指数的影响,渔业产值2.60亿元,同比增长2.1%。
(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2017年一季度,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02元,同比增长9.6%,比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2个百分点。比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0.2个百分点。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亮点
(一)发挥资源优势,做优做特高效经作。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优势、优化结构,规模化、标准化、营销化发展蔬菜、水果、花卉、魔芋、中药材、蚕桑等高效经济作物,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在蔬菜方面:除了加快麒麟茨营、宣威陡沟、会泽待补、师宗彩云、陆良芳华、马龙龙腾等重点蔬菜基地建设外,继续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拓展蔬菜外地市场;在水果方面:坚持地方优势果种与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发展相结合,在巩固发展马龙苹果、会泽软仔石榴等地方优势水果,打造苹果等温带水果优势产区和柑桔等低热河谷亚热带水果优势产区的同时,加大蓝莓、猕猴桃高端水果的种植开发,重点抓好麒麟、马龙、宣威、会泽蓝莓、猕猴桃产业带和以陆良、马龙、师宗为重点的早熟苹果产业带建设,建成国家级蓝莓技术研发中心、分选加工、冷链储运、销售中心,带动全市水果产业向新型高端第三代水果转型;花卉方面:顺应消费层次提升需求,巩固传统工业用花卉、球根花卉种植产业,重点发展天然色素、玫瑰精油、油籽牡丹提取等花卉加工业。
(二)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山地生态牧业发展。一是推进百千万畜牧养殖示范场建设。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标准,深入实施百头肉牛、千只肉羊、万头生猪“百千万”示范场建设,加快温氏集团“500万头生猪产业化养殖基地及年产200万吨饲料生产线”项目建设进度,示范带动山地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提高畜牧生产能力。二是推进牛源基地建设。按照“推进母牛扩繁解决产业瓶颈,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依托龙头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的思路,培育壮大能繁母牛养殖合作社,推进能繁母牛规模发展,推广以云岭牛为主的肉牛品种,新建或改扩建存栏能繁母牛1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三是推广畜禽科学养殖技术。加快畜禽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配套的标准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优良畜禽品种的选育,推广猪人工授精、肉牛冻改、优质肉羊杂交等改良技术,提高良种覆盖率;开发利用饲草饲料资源,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等转化利用技术,提高科学喂养水平。   
(三)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提升渔业规模效益。一是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巩固池塘、库区、流水及稻鱼综合种养,突出发展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加快以麒麟、沾益、陆良为重点的老化池塘标准化改造,围绕1000亩稻蟹综合养殖示范点建设积极推广水产高效新品种养殖。有效推动库区网箱、流水池塘、稻渔养殖设施和技术的完善升级。二是依托金沙江流域高价值、高品质水产品优势产业带、南部热区电站库区罗非鱼出口优势产业带和滇中大宗淡水产品优势产业带,引进和培育强势经营主体,突出外向型渔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实现鱼产品、鱼品种、鱼品牌、鱼产地“走出去”,促进渔业更好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靠天吃饭的现状还未得到根本改变,气候变数又大,自然灾害时有零星发生。尽管尽管这几年天气逐步回归正常,甚至较好,但干旱、暴雨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时有零星发生,给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全市抗大灾、抗大旱的能力薄弱,很大程度制约了农业生产增产的能力。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能低估。随着消费水平提高和观念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虽然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还存在作为生产主体的农民量大面广,市场监管难度大;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程度低,环节多、链条长、安全隐患多;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滞后,监管体系不健全,协调机制不完善等。
(三)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规避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当前畜禽养殖模式规模化、规范化、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养殖、加工等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差,养殖户处于高风险、低收益的弱势地位,一旦出现波动,其受损害程度最大,对整个产业的影响也最大。从养殖户方面看,对于生猪生产的整体情况和市场价格缺乏广泛、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养殖现状、发展走势、价格动向等重要信息知之甚少,难以根据市场变化调节生产和规避风险,养殖户多半凭感觉和经验进行生产,导致生产随意性较大,不稳定性很高。而针对保护养殖户利益、防范养殖风险的机制尚未建立,“亏了砍、赚了赶”的发展怪圈直接导致了生产的大起大落。
(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水平低的问题不能低估。主要表现为蔬菜生产的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深加工不足,产业链短,生产效益不高。畜牧规模化养殖虽呈逐步提高趋势,但畜牧养殖的从业人员以农民为主,养殖技能和水平参差不齐,质量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畜产品加工多数只是初级加工,能形成一定规模,具有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还没有很好地形成。农技推广和技术人才缺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依靠科技提高种植业单产的能力不足,依靠科技提高畜牧养殖水平和疫病防治能力的任务还很重。
四、发展建议
(一)牢固树立“防灾减灾”思想。进一步加强与气象、水利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各时段气候变化,加强旱情、雨情、灾情、墒情、苗情发展变化和进展情况的跟踪监测,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适时发布防灾减灾信息,指导农民科学应对自然灾害,做好防灾减灾应对工作。
(二)落实监管职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监管服务体系建设,全方位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县级质检机构运行管理督导检查,推进检测机构考核和资质认定。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可追溯监管体系,推进农业信息管理服务数据平台建设。二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执法。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指导生产经营主体合理用药,督促落实禁限用规定和休药期、生产记录等制度。推动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建立规模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和诚信档案,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实施检打联动机制,加大监督抽查力度,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三)建立生猪养殖预警服务机制。建议建立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预警机制,组织专家学者多渠道、全方位分析畜产品供求关系和周期性波动规律,掌握生猪存栏数量和市场行情。设立生猪存栏量、价格行情警戒线,以市场为导向,当出现供求不平衡趋势时,向养殖户发出风险预报,引导养殖户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合理控制养殖市场风险。在建立完善生猪生产市场信息预警机制基础上,建议由政府发起,养殖户、屠宰加工企业和政府按一定比例共同出资建立生猪生产市场风险基金。该基金由政府统一收取和管理,按风险和收益相适应原则,根据整个行业的平均收益水平,对因产业发展波动及受损的环节给予补偿,充分保障弱势环节利益,稳定生猪生产。
(四)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经济整体水平。
一是积极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以发展壮大农业“小巨人”为重点,积极扶持具有曲靖农业特色、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农业经营方式从小规模、分散经营向集约化、合作化、专业化转变。二是加快农产品加工升级。整合各级各类农产品加工项目资金,着力解决全市农产品加工“散、小、弱、低”等问题,推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转型升级、协调发展,大幅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补齐农业提质增效短板,不断增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能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积极培育扎根乡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实现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