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曲靖市沾益区民政局强化效能建设

2017-09-04 10:48:04   来源:市民政局   

                                                    曲靖市沾益区民政局强化效能建设
                                                      进一步做好当前防汛减灾工作
 
        今年来,沾益区暴雨频发,强降水导致多个乡镇受灾。区民政局认真履职,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据民政口统计,截至目前,全区105954余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646人;8054.22公顷农作物受灾,成灾5646.966公顷,绝收851.3667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1204.48万元;多地出现山体滑坡、水库坝塘溃口、挡墙垮塌、公路冲毁等灾害; 56户79间农房倒塌,严重损坏房屋36户59间,一般损坏房屋73户95间。
        沾益区坚持救灾从优、维护稳定、公平救济的原则,对受灾群众进行救助,有效地缓解了灾民的生活困难。汛期期间需紧急采购大米50吨,棉被500床,冬春荒采购救灾大米150吨、救灾棉被4000床、衣服2000套。救助8000公斤大米,200套衣服,204床被子,71床毛毯,10件大衣,25顶帐篷, 准备下拨140万元重点解决了92户群众生活及倒损房屋修缮等问题。
          一是完善应急救助指挥体系。认真传达贯彻落实省、市、区领导对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好全区减灾救灾综合协调工作。完善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健全了灾情发布制度,灾害信息沟通、会商、通报制度,完善灾情评估机制和灾害信息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减灾委员会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减灾委员会工作运行机制,灾委员会完善了汛期应急值守工作制度,进一步细化各成员单位的职能职责,成员单位做到全天候值班,区级相关领导24小时带班,确保一旦成灾,能及时准确启动应急预案,畅通无阻传达救灾指令,有条不紊实施全面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现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区实施、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是规范应急救助响应机制。民政局印发了《曲靖市沾益区民政局关于加强2017年汛期应急值守工作的通知》,建立了24小时救灾应急值守和局领导班子成员带班制度,所有值守人员24小时手机开机,确保遇有突发自然灾害能及时到现场处置。认真履行民政部门在灾情管理中职责,规范灾情报告时间、内容、形式,建立灾情发布制度,完善灾情评估机制和灾害信息管理机制,建立减灾委协调,相关部门的灾害信息沟通、会商、通报制度。按照《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进一步建立健全灾害救助预警机制,及时调整和完善应急响应的启动标准,细化实化应急响应程序和各项应急响应措施,增强实用性、操作性和相互衔接,真正形成区、乡镇、社区(村)委会纵到边横到底 “三位一体”的预案对接。完善了应急救助指挥部运行程序,充实应急救援队伍至50人,配备了16种救灾应急装备,确保一旦灾情发生,能及时准确启动应急预案,畅通无阻传达救灾指令,有条不紊实施全面救助。规范在应急救助指挥机制在今年防汛期间得到了成功检验。
           三是强化应急救助保障机制。组织区减灾委成员单位对灾情进行会商,对灾情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研究评估,并提出对策建议,收集评估报告灾情信息、灾区需求及减灾救灾工作。组织联合工作组赴灾区协助指导当地开展减灾救灾工作,对可能发生的较大及以上自然灾害的重点地区,做好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落实防范措施,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前期储备和及时补充机制,改变去单纯以“救”为主的工作方式向“防、救”工作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就地就近开展防灾、救灾工作。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制定了活动方案,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职责;下发宣传资料500余份,设立了咨询服务台,并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优势,开展了针对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联合地震、教育、公安等部门在水桥小学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增强学生在遇到突发自然灾害时的逃生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