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发改扶贫路系列报道之十九】 富源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稳定脱贫驶入“快车道”

2017-11-21 14:13:21   来源: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要让农村困难群众搬得出,真致富,就业是关键。

       富源县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未雨绸缪,从人社、教育、卫计、民政、残联、农业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成立脱贫就业保障工作组,多措并举为搬迁群众谋就业之法,扫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切实增强农村造血功能,达到真脱贫、脱真贫、稳定脱贫的目的。

       摸清家底,多渠道保障就业、就学、就医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以来,富源县完善就医、就学等惠民保障政策支撑及健全人口融入机制,开发和联系就业岗位11062个,其中县内开发岗位1303个(含公益性岗位107个),省外劳动力转移岗位9759个,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就业岗位和政策汇编手册;走村入户全面覆盖搬迁户,发放汇编手册1252册,宣传动员培育群众内生动力。

       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户1241户5492人,家庭实有劳动力2507人、学生1742人、残疾人229人、低保及特困供养人员838人。其中,劳动力已长期在外务工人员1314人,还需安置就业1193人。针对劳动力状况,各镇(街道)分别召开一次脱贫就业现场对接会,对搬迁户进行培训动员、宣传政策,落实就业岗位和技能培训。目前,已初步对接落实岗位662人,就业率为55.5%,余下531人因临近春节及家庭实际等原因待春节后对接岗位。

       同时,建立健全2507人的劳动力就业台账,做好动态管理,确保稳定就业和保障合法权益,并针对有培训需求的搬迁对象开展定向、订单、定岗培训。 

       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完善惠民政策支撑。搬迁户搬迁后,由有关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做好转移接续工作,目前,1212名适龄段学生就学已安排到位;324户827人低保对象、8名特困供养人员、12户40人临时救助、8名医疗救助人员已对接到位;229名残疾人对接到位,在家人员健康体检全面结束。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带动就业

       结合地区资源实际,充分利用安置点一楼管理和服务用房,引入安置点手工业,开展订单脱贫,做到“一楼上班、二楼及以上住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不出门致富。

       发展特色产业

       后所镇、营上镇、竹园镇、富村镇、黄泥河镇、十八连山镇等镇的电子产品加工,中安街道以社区服务、墨红镇的彝族刺绣,老厂镇的锚网编制,大河镇的灯具制,已逐渐形成各自的特色产业,一批致富带头人正在产生。

       发展旅游业

       胜境街道、墨红镇等依托海田花宫、乡村旅游,引导实施旅游业服务业,拓展旅游扶贫空间,实现收入多样化。

       发展村企合作

       11月13日,富源县人民政府与温氏集团签订了生猪养殖合作协议,现各镇(街道)正做前期准备工作,探索建立支部+合作社+搬迁户模式,充分利用合作契机探索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持。

       激发内力,让新观念驻进新房子

       加强对易地搬迁人口的心理疏导和先进文化教育,让思想先脱贫,是富源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又一实绩。

       易地扶贫搬迁到新的地方,需要与新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富源县优化安置点社区管理服务,营造开放包容的社区环境,积极引导搬迁人口参与当地社区管理和服务,增强其主人翁意识,使搬迁群众平稳顺利融入当地社会。

       目前,已成立安置点的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双推进作用,同时谋划好安置点的物业管理、社区管理及合作社等问题,做到四套机构,一套班子,切实推动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就业保障工作。(作者:李超 编辑整理: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