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区整合资源 保障投入 加快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
2018-08-10 17:04:46 来源:
麒麟区以贫困村提升工程为重点,整合各类资源,保障资金投入,集中力量攻坚,实现每个贫困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级党组织坚强有力,乡风文明和谐,村容村貌干净整洁。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麒麟区以贫困村提升工程为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针对计划出列的8个贫困村累计投入资金3453万元,其中,投入2196万元,完成道路硬化35.79公里;投入1108万元,完成人饮工程10件;投入15万元,完成电网改造3件;投入134万元,完成卫生室建设2个,贫困村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认真落实教育扶贫相关政策,完善定户、定人的教育精准帮扶体系,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从入学到毕业就业进行全程资助、全程扶持。2018年春季学期,累计发放教育扶贫资金365.54万元;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集中救治工作,全区484名9类15种大病患者全部得到集中救治。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做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建档数和签约数双100%;认真落实养老、低保等惠民政策,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符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已100%参保;稳步推进农村低保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加大因灾致贫人口的临时救助力度,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44.1万元。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一是加大产业和就业帮扶力度。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把产业和就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主要依托和重要措施,通过建立完善党支部、合作社、企业与贫困户联动发展机制,安排公益性岗位,针对2018年计划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区级财政按照人均2000元的补助标准,落实了产业和就业扶持资金,实现贫困户利益联结全覆盖。发展劳务输出产业,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40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41人,基本实现对有能力、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技能培训全覆盖。依托省、市跨省劳务协作工作站等渠道,累计提供各类就业岗位需求信息1.8万余条,1至6月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93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05人。二是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三叶三花三果”九大高原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了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了一批“生产+加工+营销+带动”的现代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建立完善了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联动发展机制,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76个市场经营主体完成投资3.38亿元,建设核心示范基地20122亩,辐射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基地6478亩。三是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进农旅文融合发展,建设麒麟水乡、东山克依黑景区、东山石板沟等多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推动农区变景区、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农民变旅游从业者,使群众单一的收入增长方式向“股金+租金+工资+分红”等多重收入转变,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一是提升村级治理水平。党建扶贫双推进,提升党组织覆盖面和战斗力,构建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社会组织相结合的村级组织体系,提升贫困村治理水平。二是建设文明乡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三是激发内生动力。扎实抓好“绿币爱心超市”积分评定、物资兑换、管理运行等工作,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自觉养成健康、文明、向上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村内人居环境提升和公益事业。目前,全区投入资金341.84万元建成“绿币爱心超市”67个(其中固定超市31个,流动超市36个),筹集329.24万元,“绿币爱心超市”落地开花;以争创“五面红旗”争当红旗标兵“双争”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的内生动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