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扶贫先扶智 教育当先行 ——深度贫困大县会泽大力发展教育斩穷根

2018-08-13 09:26:17   来源:   
      近日,全国深度贫困县会泽,1名学生在工地上收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励志故事备受关注,感动着无数人。大家赞叹山旮旯飞出了金凤凰,贫困家庭送出了高材生。
      励志故事的主人翁叫崔庆涛,是会泽县茚旺高中15级的1名学生,属“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家庭经济困难,靠父母打工维持家庭支出。今年高考,崔庆涛考了669分,最终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录取。
      在部分人员看来,考了高分,考上了全国顶尖高校,或许会在家调养身心,享受着别人的褒扬,静静地等待着步入高校殿堂,但崔庆涛却在建筑工地,在劳动中迎来了全国顶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无论是迫于经济压力,还是学生本身拥有良好习惯、勤劳本质,大家都纷纷为之点赞。
      一个故事、一个缩影,崔庆涛是会泽县众多优秀学子中的1员,仅2018年,会泽就有13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8人;45名学生被全国前10强高校录取,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15人。
      近些年来,会泽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力抓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打赢了教育翻身仗,让会泽教育从10余年前的全市倒数跃居全市、全省县级教育前列,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尊师重教,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通过教育走出一个,就可以带富一家的思想意识更是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根深蒂固,送孩子上学,让孩子上好学的成为了大家的理想和追求。
      为此,会泽县在近5年中,就投入资金17.34亿元,新建校舍79万平方米。投入资金3.4亿元,添置教学、实验、信息技术及食堂设施设备,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实现了山村最好的房子在学校、城区最美的建筑在校园的建设目标,确保了学生“有学上”。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精细严密、精耕细作地开展教学、人事、招生、建设、安全、后勤等工作,促进全县教育从规范化走上了精细化管理之路,切实提高了教育工作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了学生“上好学”。
      通过精准识别,建立了7893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档案,通过实施学前教育助学金、普通高中助学金、优秀贫困学子奖励计划等近20项教育惠民政策,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近两年,就投入各类资助金3.2亿元,资助学生59万人次,确保了每1名家庭贫困学生“不失学”。
      投资3亿元搬迁新建职业技术学校,对“两后生”实施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实施转移培训,让他们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升脱贫致富能力,职业教育逐步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直通车。
       会泽属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贫困面大、贫困深度深,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每年都有5000余名学生从高校毕业,在全国各地上岗就业或创业经商。他们在反哺社会的同时,过上了幸福生活,阻断了家庭贫困代距传递。
      最令人欣喜的是,在每年培养和输送的学生中,绝大部分来自农村,而且30%左右的学生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多年以后,大家可能发现,大山里的人越来越少了,生态越来越好了,那是因为大量贫困山区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了大山,有了舒适的环境,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他们的家庭也不会再回到贫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