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魔芋产业发展
调研报告
魔芋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是一种超低热量的碱性食品,具有防癌、养胃、排毒、降血糖、降低胆固醇等功效。魔芋产业是曲靖六大产业之一——高原特色农业和生物资源加工的重要内容。曲靖市魔芋产业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已成为全国魔芋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其中“富源魔芋”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价值11.55亿元。按照“协同合作,推动创新,共同发展”的模式,2017年,依托云南富源金田原农业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富源县光华魔芋开发有限公司及沾益区欧亚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市东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魔芋龙头企业,带动全市种植魔芋24.26万亩,实现产量39万吨,芋农收入11亿元。
一、曲靖市魔芋产业发展的机遇及优势
(一)发展机遇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对云南发展的定位: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要求云南着力保持经济平衡健康发展,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着力发挥组织作用,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二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珠江——西江带战略,滇中城市经济圈战略,国家实施大健康产业(魔芋是药食同源),十九大报告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三是省市扶持重点产业、精准扶贫中的产业扶贫和市委、市政府确定发展六大产业中的高原特色农业和生物资源加工产业,为魔芋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发展优势
一是魔芋科研硕果累累。曲靖市富源县魔芋研究所立足大田推广和农民需求开展科研,通过与云南农科院和云南农业大学合作,已有多项成果获省市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奖。自主创新研发的“两年制垄作免耕”等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设立试验研究点开展200多组试验研究,积累了数十万组大田科研数据。选育出的“金地1号”已进入大田推广种植,效果明显。
二是基地建设优势明显。标准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我市种植提供的魔芋原料占全国的10%、云南省的25%,每年商品芋外销约1.5万吨,每年外销魔芋种芋1.6万吨左右,种芋外销占全国种芋营销总额的50%,种植产量和提供的原料在全国种植基地中名列前茅,其中富源县是全国魔芋产业重点基地县之一(全国9个县,其中云南2个县),被国家标准委员会评定为全国优秀示范区(云南唯一的一家),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当前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
三是创新驱动初现端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已初步形成,一批魔芋专利产品陆续进入市场,云南富源金田原农业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魔芋月饼”及休闲食品进入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营生魔芋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获国家发明专利的魔芋酒进入消费市场;富源县金地魔芋种业有限公司与天津市天丰裕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生产的“魔全席”产品以及与富源胜境大酒店合作推出“魔芋全席”,实现了魔芋产品从田园到餐桌的转化;李申禹等一大批大学毕业生创办魔芋公司,创建大学生创新团队,缓解了企业人才短缺的短板。魔芋产业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四是企业转型升级进入快车道。云南富源金田原农业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粗加工转型进行研究,魔芋休闲食品、魔芋月饼、素食等精深加工产品,富源县光华魔芋开发有限公司以口服交系列产品进入市场,富源县富村镇佳芋食品有限公司以加工干片和精粉,富源县雄升农贸有限公司对专业化交易市场进行深入研究,金地魔芋种业公司专业从事种业研发和种芋有关标准研制。魔芋交易市场聚散中心已经行成,富村魔芋专业交易化市场已成为西南地区乃至中国规模最大的魔芋产品集散中心,同时推动了物流业的迅速发展。
五是无形资产建设初见成效。魔芋企业及魔芋专业合作社积极注册魔芋产品商标和申请国家专利。现有魔芋产品商标70余件,魔芋专利4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20余件,魔芋标准8个。出版魔芋专著1本,在中国魔芋协会论文集及其它刊物发表魔芋论文200余篇。云南富源金田原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富源县金地魔芋种业有限公司借智组建魔芋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以知识产权建设为突破口,助推企业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重视不够,发展规划缺乏可操作性。对我市魔芋产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对魔芋产业持续发展思路与目标任务没有准确的定位,对魔芋这一特色优势产业没有规划引领产业持续发展。
二是科技支撑力度不强,人力物力不足,科研人员高职结构比例太低,职称结构比例适应不了产业发展的需要,积极性调动难。现有科研重大田生产轻产品加工和新产品研发,市场开拓与推广和产业间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研究不够。无形资产建设缺乏扶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乏力等。
三是产业链短,精深加工企业缺乏,龙头企业没有起到带动作用,导致种植基地与加工脱节,商品芋生产大量靠外销,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最大短板,同时连作障碍导致老区基地萎缩,而新区又发展不足。项目策划和争取上级政策及项目扶持不到位。
三、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主抓领导,一抓到底。由主抓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与科技力量因地制宜高起点制定魔芋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我市魔芋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二)制定新一轮魔芋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结合我市六大产业发展目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绿水青山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每年出台文件明确年度发展目标任务,制定扶持政策,明确扶持资金与扶持方向,实现项目扶持。
(三)强化科技创新,破解连作障碍难题。高度重视科研研究,优先支持魔芋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号召乡村魔芋科技人员及芋农开展魔芋连作风险试验,政府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通过几年探索,形成一整套破解魔芋连作障碍的关键技术,形成魔芋产业发展新经验。强化经营模式创新,创新建立特色农业产业+经营主体+技术包(成果包)+农户+互联网的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驱动模式。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的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人才”等人才计划培养工程,强化联系专家制度,联系国内有影响力的专家10名、省内有影响力的专家20名。培育企业家及专业合作社法人;培养百名以上在市内有影响熟悉魔芋产业的乡村干部和专技人才;培养千名熟悉魔芋种植与加工技术的职业芋农和魔芋匠人;带动全市万名芋农从事魔芋全产业链生产,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
(五)改革供给侧,满足需求侧。强化市场需求意识,把魔芋产业的产品及种业市场需求的“脉”,以市场需求为发力点,变产品为商品,借助互联网这个大平台,破解市场营销短板,实现线上线下齐开花。
(六)强化资金保障。建立魔芋产业发展基金,确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组建农投公司,解决资金难题,重点支持自主创新与精深加工产品研发,新品种培育,专利与标准制定,品牌培育与名牌产品打造及魔芋园区建设,采用股权或有偿使用方式滚动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实施曲靖乡村振兴战略。
供稿:陈昊 谢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