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会泽县按照“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要求,把发展林业产业作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林果产业,确保贫困群众有稳定持续收入来源,“五个突出”狠抓林业产业,坚决打赢生态脱贫攻坚战。
目前,全县核桃面积达107万亩,大树青花椒达5万余亩,盐水石榴达2.7万亩,油橄榄等其它经济林果5000余亩;培育林下经济发展企业40余家,有效利用林地达8000亩。各项产业发展共涉及农户5万余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万户8万余人,可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200元以上。
一、突出规模效应,抓特色产业打牢增收基础
一是大力发展核桃产业。会泽县抓住机遇,结合实际,把核桃产业作为一项兴林富民的重要产业来抓。截至2017年,全县已实现核桃保存面积107万亩,人均达1亩。其中挂果投产面积达41.75万亩,年产量达3.5万吨,年产值10亿元,年人均可增收1100元左右。核桃已成为会泽林产业中产值最大、效益最好、农民受益最大的主要产业。二是大力发展大树花椒产业。种植大树青花椒5万余亩,其中已挂果1.5万亩,年产量已达1000余吨,可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到2020年全县花椒种植面积将达10万亩以上,花椒产业将成为继核桃之后推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主要产业。
二、突出品牌效应,抓科技提升打响会泽品牌
一是强化科技服务。县林业局成立了由14名专业骨干组成的科技服务队,全面负责全县林业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种植等工作,解决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无技术”问题。二是注重新品种培育。先后引进新疆核桃、清香、云新、漾濞和三台核桃等外地优良品种种植,并与本地品种进行自然杂交,不断提升品质及产量。先后建成大小苗圃6个,选育采穗母树1200余株。三是注重品牌创建。2016年,委托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对全县核桃进行调查和送检分析,对泽圣1号、2号、3号、红皮连串等优良品种进行筛选并申报认定(审定)。通过抓科技、创品牌,2007年会泽县被确定为云南省特色经济林~核桃基地县,2009年被命名为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县,2012年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2015年成功注册了“会泽核桃”地理商标,在2017年的昆明核博会上“泽圣2号”核桃仁获银奖、“泽圣1号”和“小米核桃”获铜奖,会泽核桃知名度在日益扩大。
三、突出带动效应,抓样板示范引领产业发展
为全力推进全县林业产业发展,会泽县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走政府推动、大户带动、农户联动的路子,在贫困山区、适宜区建样板、基地,为周边群众提供“样品”,有效带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发展林业产业。一是核桃产业方面:先后建成了纸厂等核桃产业重点示范乡(镇)4个,建成了纸厂乡罗别古村等30个核桃产业重点村,重点扶持培育了田坝乡的陈启林等100余户核桃种植大户,培育壮大了纸厂翔鸿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0余个核桃专业合作社。二是花椒产业方面:建成鲁纳狮子村等8个花椒种植重点村,扶持付兆荣、姜德云等花椒种植大户10余户,培育了鲁纳乡九叶种植有限公司等大树青花椒种植公司(专业合作组织)4个。三是其它产业方面:在娜姑建成盐水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26个,在金钟街道温泉村建成1000亩油橄榄种植基地。这些大户、合作社、公司的建成,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1万余户4万余人发展各具特色的林业产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000余户3万余人。
四、突出政策推动,抓项目整合扶持产业发展
积极争取中央、省、市项目资金支持,聚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切实解决产业发展资金投入问题,较好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产业发展积极性。出台文件10余个,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重要保障。同时,充分整合国家造林补贴、法贷项目、退耕还林、省级陡坡地治理、核桃提质增效等项目扶持各类产业发展。以核桃为例:在2007年至2009年间,利用法贷项目扶持连续3年新植核桃面积20余万亩。2014-2017年利用退耕还林项目扶持种植9.05万亩,涉及农户18762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186户20848人29256亩。又整合核桃提质增效、低效林改造、“8.03”灾后恢复重建等项目实施核桃提质增效20余万亩,辐射带动农户实施面积达80余万亩。
五、突出创新驱动,抓资源利用培育新兴产业
一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先后在大井、者海、宝云街道探索林下人工仿野生种植天麻、重楼、白芨、大球盖菇、羊肚菌、松露和胡蜂养殖等。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在全县针对不同林地植被类型、树种类型和林种类型,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林下种植、养殖基地,探索出诸多适宜会泽林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同时,为使林下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效对接并发挥良好效益,加大林下经济发展大户、公司的培育和引进力度,利用他们带头、带领、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先后培育和引进了会泽县林下种植有限公司、会泽艮发种植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建成了会泽洪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服务精准扶贫国家级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全县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达8000余亩,吸收农村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1200人,带动周边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二是创新土地、林地经营模式。大力推动土地、林地流转,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林业产业,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以娜姑为例,2014年以来种植软籽石榴13110亩,其中5000亩是大户承包群众土地实行统一规范化连片种植,群众收益土地承包金1000元/亩.年左右;同时将符合条件的5000亩土地纳入退耕还林政策扶持,群众又可获得资金补助1200元/亩;土地流转后,家庭劳动力就地转移给承包大户打工,获得打工收入3万元/年左右。三项收入合计达4万元/年左右,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大户获得400元/亩的种苗补助,缓解了投资压力,大大调动了大户的积极性。(会泽县林业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