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曲靖林业工作始终牢固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特别是"两山"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保护生态、改善民生、助力脱贫攻坚为总任务,狠抓各项工作落实。2017年底,全市森林蓄积量达590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8%,林业产值达80亿元。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森林曲靖"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曲靖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努力实现大地增绿、资源增量、生态增质、产业增效、林农增收,2018年至2020年,曲靖林业工作将"软""硬"兼施,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和创新,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到2020年,全市森林总量和质量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达45.3%,森林蓄积量达6200万立方米,林业产值达150亿元。
"软"--大力弘扬林业生态文化
曲靖林业将进一步加强全市林业政务信息与新闻宣传工作,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一是努力营造建设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手机APP等媒体,不断加大以创建"森林城市"为重点的林业工作宣传报道,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对林业工作的认知率,让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二是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野生动物保护和救助宣传活动,印制散发宣传册、宣传单等资料。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共青团等为基础,充分发挥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平台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普及森林文化知识,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逐步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社会氛围。鼓励广大文学艺术家、影视创作者走进林区,创作一批有影响的文学、影视精品佳作。三是着力推进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发挥森林在改善城市宜居环境和城市现代风貌的作用,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增加城市绿色元素,建设城市森林、湿地和公共绿地,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提升森林景观,营造绿色、安全、宜居的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让群众在生活中体验生态文明建设,携手共建生态文明。四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富有曲靖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让广大乡村"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同时,积极组织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化繁荣、生态产业兴旺、村民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典型示范作用突出的行政村申报"全国生态文化村",并以此为契机,利用好"全国生态文化村"这一招牌,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广大游客,弘扬林业生态文化。五是落实林业精准扶贫。坚持"结合生态保护脱贫""发展特色产业脱贫"等精准扶贫方略,通过森林、湿地管护、退耕还林补助、生态补偿、营造林补助等林业补贴方式对贫困人口实行生态补偿脱贫,加大重点生态工程在贫困地区的实施力度,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防火专业队员等生态保护人员,直接增加参与生态建设的贫困人口收入。通过落实林业精准扶贫,让群众切实认识林业、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爱绿、植绿、护绿"行动,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
"硬"--着力实施林业"八大行动"。
曲靖林业将结合林业"十三五"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当前林业改革发展实际,实施好林业"八大行动"。一是绿水青山保卫行动。深入贯彻执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切实加强林地和湿地管理,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健全森林休养生息制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构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保护体系,努力筑牢珠江源头生态安全屏障。二是国土绿化行动。创新国土绿化模式,注重培育专门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业化企业,全面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重点开展城镇面山、主要交通沿线、重点旅游区交通干线两侧、重要江河流域、九大高原湖泊等核心区域的生态治理植被恢复,以城乡绿化为重点,扎实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湿地保护和恢复等重要生态系统修复重大工程,以大工程带动国土绿化的大发展。三是林业发展质量提升行动。坚持数量质量并重,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启动实施林业发展质量提升行动,着力提升林业改革创新、生态保护、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特色优势产业的质量,提高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四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从生态系统、流域和景观尺度系统统筹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以重要、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曲靖特有物种等为保护重点,建立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的监测体系,研究探索实践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拯救性保护行动,加强黑颈鹤、野生猕猴等珍稀动物栖息地保护、恢复,加快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五是深化林业改革行动。按照中央、省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力求在国有自然资源有偿使用、集体林经营权能拓展、国有林场改革、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湿地保护修复等林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不断健全林业发展体制机制、优化要素配置、完善发展政策措施,全面增强林业发展内生动力。六是林业生态扶贫行动。把林业发展与脱贫攻坚工作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好林业在生态脱贫、产业脱贫方面的作用,突出抓好林业扶贫的"两项政策"(生态护林员、退耕还林)和"两项措施"(林产业发展、林地保供),全力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七是金山银山林业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产品和生态服务的资产化,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一步深化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林业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努力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更多林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八是乡村振兴战略林业行动。把林业发展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林业行动,抓住机遇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优化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优先保障林区农业农村发展,以原生植被、自然景观、古树名木、小微湿地等为重点保护好乡村原始生态,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加快推进乡村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化产业发展,更好发挥林业在改善乡村生态、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