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在2017年组织对全市市属23户国有企业“吃空饷”问题专项清理整治的基础上,于2018年7月至8月,对市属企业“吃空饷”问题进行了自查自纠和“回头看”。
一、基本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进一步认清开展国有企业“吃空饷”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和进一步自查、“回头看”的重要意义,同时明确工作机构、工作要求和工作重点,督促指导监管企业加强自查自纠,并按要求报送相关材料。
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压实工作责任。及时召开工作会议,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明确任务分工,分解落实具体措施,层层落实责任,严肃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带队到部分企业进行深入调研,现场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舆论引导,广泛参与。同时设立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印制并发放“举报登记表”,接受职工群众监督。
三是各企业自检自查汇总基本情况。全市23户企业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到应查尽查,工作全覆盖、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并按要求于2018年8月20日前上报了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吃空饷”人员整改情况登记表》、《“吃空饷”问题举报受理登记表》、《“吃空饷”人员整改情况汇总表》、《“吃空饷”问题举报受理汇总表》。经市国资委市属国有企业“吃空饷”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人员认真梳理汇总,各企业所报材料涉及“吃空饷”问题均为“无”,即:23户企业经自查自纠没有发现“吃空饷”问题。经广泛宣传、动员也未收到“吃空饷”问题的相关举报。
四是完善和执行长效机制,坚决杜绝国有企业“吃空饷”问题发生。为切实从根本上解决“吃空饷”问题,从源头上防止“吃空饷”问题的发生,市属各企业均建立了防治“吃空饷”问题的长效机制,并严格执行,坚决杜绝国有企业“吃空饷”问题发生。针对发现的问题,紧密结合企业内部管理现状,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广大员工、群众参与,建立工作承诺制和公示制,公布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接受员工、群众监督。将国有企业“吃空饷”问题纳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范畴,实现常态化管理。
二、存在不足
一是23户市属国有企业隶属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企业员工结构复杂,清理整治工作量大。
二是市国有企业“吃空饷”问题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人员极少,且业务不精。
三是极个别企业重视不够,存在敷衍了事的状况。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是经常性组织人员对市属国有企业“吃空饷”问题进行全方位专项督查,坚决做到应查尽查,应清尽清,确保清理整治工作全覆盖、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二是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吃空饷”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台账,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三是严格按要求督促市属国有企业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吃空饷”问题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推进企业改革、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全市国有企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