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财政局以组建机构、充实队伍为保障,以深入走访、吃透贫情为基础,以科学规划、制定方案为统领,以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为抓手,在加强基础设施、落实政策保障、推动产业扶贫、促进稳定增收、提升人居环境、密切干群关系等方面狠下功夫,承包帮扶村的面貌发生了新变化,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领导,充实驻村队员和帮扶干部两支队伍
及时成立市财政局“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帮扶工作和行业扶贫两个工作组,分别明确工作职责,确定分管领导、责任科室、总联络员和专职联络员,负责抓好日常工作。在人少事多、业务繁重的情况下抽调10名熟悉农业农村工作、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干部组成3支驻村工作队,派出3名科长担任驻村工作队长兼任第一书记,常驻阿岗镇乐作、戈维和高桥三个村开展扶贫工作。全局175名干部职工,除临近退休和健康状况不适应的,全部安排结对帮扶,152名干部结对承包帮扶村324户贫困户。
二、吃透贫情,突出村级规划和帮扶措施两个重点
一是抓培训,熟悉政策业务。利用中心组学习、支部“三会一课”、专题讲座等平台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学习掌握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的有关标准要求和指标体系,奠定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同时采取邀请县、乡有关领导和业务人员到财政局讲解和集中走访前现场辅导等形式,让干部职工掌握县、乡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帮扶工作业务要求以及进村入户的一些方法经验,奠定帮扶工作业务基础。二是抓调研,完善方案措施。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先后12次深入现场调研,采取召开院心会、村社干部会、走访老党员等方式,认真听取意见建议,查找分析致贫原因,分类排出扶贫任务清单,制定村级脱贫攻坚规划及实施方案,并结合政策变化及推进情况适时修改完善,做到一户一计划,一户一对策,增强帮扶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三、深入走访,抓实信息完善和政策宣传两个关键
一是抓实集中走访。局领导带队先后开展三轮集中走访,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第一轮转走访对贫困户进行信息采集、制定脱贫计划、做好建档立卡信息平台工作;第二轮转走访重点落实扶贫政策和具体脱贫措施;第三轮转走访进行门牌卡和明白卡认定,精准填写贫困户脱贫入户调查表,认真落实贫困户脱贫的成效,查缺补漏,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二是认真开展“三同五促”脱贫提升行动。组织7批次152人进村入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到群众家拉家常,给群众讲政策、讲党恩、讲发展。教会贫困户注册并使用中国社会扶贫网APP,寻求社会各界力量,与贫困户需求进行有效对接。三是扎实做好信息核查工作。在开展入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及时对所有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建档立卡信息进行核查和完善,重新制作3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门牌卡、明白卡,统一整理农户家中留存的档案资料。四是积极推动“爱心超市”建设和“红旗村”创建。驻村工作队员、结对帮扶干部积极参与“爱心超市”建设、宣传和评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激发广大群众内生动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提振参与脱贫、主动脱贫的“精气神”。组织开展春节、“六一”节走访慰问,充分体现关怀和温暖。抓好结对共建,与贫困村党员干部共同开展主题党日、专题党课活动,提高村组干部的工作活力。
四、加大投入,巩固村出列和户脱贫两个成效
按照各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和户脱贫措施,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和“户6条”、“村10条”标准,多措并举,协调筹集资金5282.76万元全力推动3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积极帮助解决出行难。由市财政局筹资150万元,发动农户投工投劳、自购沙石料,硬化乐作村村内、入户道路和庭院179095平方米。二是积极协调主管部门解决用电难。协调电力部门在3个贫困村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实现村村通电。三是努力确保贫困村人畜饮水有保障。帮助三个村新建30立方米的水窖18个,15立方米的小水池60个,实现户户有安全饮用水。四是积极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帮助乐作、戈维和高桥新建三个村级标准化卫生所,选配医护人员,配置医疗设备,强化医疗保健服务,解决村民看病难的问题。五是协调建设活动场所。帮助新建3个行政村公共服务中心和12个村民小组综合活动场所。六是积极协调教育部门提升教学环境。对乐作完小实施薄改项目工程,新建1325平方米教学楼1幢、师生住宿楼599平方米、师生食堂220平方米、厕所56平方米。补助教学设施设备购置费20万元,用于购买电脑、座椅等设备。七是协调土管部门改善生产条件。争取土地整理项目资金2500万元,对高桥、戈维、乐作三个村的荒山荒坡进行土地整理开发,为搬迁的农户发展经济作物种植提供土地,保障库区移民异地搬迁有地种,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八是加大产业扶贫工作力度。结合资源情况和贫困户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计划投入300万元(现已投入76.58万元)支持产业发展,按照“支部带村、基建兴村、科技强村、产业富村、民主管村”的工作思路分步推进,进一步夯实集体经济壮大、产业增收、人居环境提升的基础,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贫困村健康发展、安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