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县中枢街道南门社区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按照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理念,始终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积极回应社区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念好“清”“治”“种”“净”“巡”五字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还老百姓蓝天白云、清水绿岸;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城市净土。
清“三堆”,公共空间多起来。社区委员会着眼城乡人居环境中的“堵点”“痛点”和“盲点”,以“三城同创”和“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为抓手,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共驻共建、共管共育”的功能,整合驻区单位骨干、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热心居民等力量,对社区主干道、小广场周边的建筑垃圾、生活杂物,居民聚集区的石堆、土堆、拦路石凳等及时清理,共清除各类垃圾和杂物15吨,腾出公共空间2100平方米。同时,配合县有关部门,积极做好梅家小街、东门南小街、西明街等3公里的破损路面修缮改造,对狭窄路口进行拓宽硬化,打通葫芦口。
治“三乱”,大街小巷畅起来。围绕“人居环境联抓,美丽环境共建”,社区充分发挥大党委统揽全局、凝心聚力的功能,整合各种力量,走街串巷、走村入户,对乱停乱放、占道经营、污水乱泼、杂物乱堆等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取缔了东门南小街菜秧子市场、梅家小街鸽子市场,统一规范进驻专业市场经营,及时引导流动摊贩入市经营,改善了街面拥堵现象。共整治占道经营、乱摆乱放、乱贴乱画、乱吐乱扔、乱排乱倒等不文明行为333起,治理重点区域卫生死角45件,拆除 “两违”建筑280平方米,社区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种“三园”,房前屋后绿起来。以“绿色社区”、“绿色单位”、“绿色小区”、“绿色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绿化美化的自觉性,大力建设城区“花园”“草园”“菜园”,通过屋顶绿化、棚架绿化、破墙透绿,让居民出门见绿、移步见景。在新建的图腾商业中心、南门社区一组等小区,按照“一路一景观、一街一特色、处处有亮点”的要求,见缝插绿、见空栽花,加强绿化养护,做到四季有花开,冬季有长青,群众不用外出也能享受到山林田野般的清净。十分重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社区的270亩集体预留土地上留足生态用地,同步实现绿化美化,种植香樟树、栾树850株,格桑花10公斤,闲置地上绿意盎然,花香四溢。
净“三处”,室内室外靓起来。社区“两委”立足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深入开展“清洁行动”,发动全社会各种力量来共同创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健全完善清扫保洁长效机制,社区每个角落卫生保洁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在社区各路段,15名保洁人员定岗、定时、定点,日扫三次,垃圾日产日清。在各居民小区,通过推广“一埋二烧三肥四收”措施,敦促居民分类处置各类日常垃圾,对易腐蚀垃圾埋葬、纸质垃圾焚烧、生产垃圾堆捂、可循环利用垃圾进行回收,尽量减少垃圾收集、处理的成本。在居民家中,严格按照“客厅净、卧室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的“五净”标准,引导社区居民爱护环境,热爱生活。
巡“三轮”,文明习惯养起来。社区立足城区人居环境的长效化管理,建立《南门社区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制度》《南门社区村规民约》,精细化管理社区环境卫生。一是探索建立街长制工作模式,社区“两委”班子在街长的带领下日巡三遍,确保社区环境卫生整洁;二是各居民小组因地制宜,从社区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中选聘卫生监督员,每日对社区清洁卫生进行监督检查;三是加强对社区居民文明卫生习惯培育,与居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压实临街商户住户责任,敦促临街商户住户自扫门前、自净家园,自我监督,从而实现居民对人居环境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长效机制保障人居环境的长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