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30号建议办理意见的函

2018-11-09 16:03:26   来源:   
A
公开
曲政函〔2018〕144号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30号建议办理意见的函
 
刘楠媛等4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罗平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扶持力度的建议》,交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推进情况
(一)曲靖市推进情况
根据国家和云南省关于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要求,曲靖市积极行动,将推进全域旅游作为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国际化进程和提升城市品质的有效途径,全力打造特色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一是积极争取,形成百花齐放的全域旅游示范创建氛围。2016年,罗平县被列入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县后,师宗县、会泽县、马龙区也积极申请,并加入了省级旅游示范县的创建行列。2018年,伴随国家和省全域旅游工作推进速度的加快,曲靖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正在研究制定《曲靖市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编制《曲靖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二是出台相关文件,加大对全域旅游示范区有关项目和资金倾斜力度。结合国家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2016年10月,曲靖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十景百村”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曲政发〔2016〕80号),其中,提出了四项支持政策,即:基金支持。2016年、2017年,分两批发放旅发基金20.07亿元,用于支持全域旅游项目建设;项目支持。对新创建为国家级3A、4A、5A级旅游景区的,一次性分别补助100万元、300万元、1000万元;对达到市级标准并通过验收的旅游特色村社、农庄,一次性补助100万元;对创建为市级、省级旅游度假区的,一次性分别补助300万元、500万元;专项支持。每年从市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对“十景百村”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规划、旅游节庆赛事活动、重点客源市场专题促销、创业先进表彰进行专项支持。三是超前规划,全面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旅游交通建设相关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市旅发委与交通部门协调配合,加大乡村旅游点道路网络规划和旅游交通标识牌建设力度。下一步,将统筹规划,将通往旅游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的道路和旅游交通标识牌纳入全市道路交通网络总体规划一并规划、一并建设,逐步改善全市旅游道路交通状况。计划到2020年,达到4A级景区通二级路、其他旅游节点力争全面完成硬化工程,旅游标识规范醒目,沿途服务设施完备达标。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600余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城市道路、出入境高速公路的旅游标示标牌。四是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全方位宣传推介曲靖。近年来,全市按照“凸现特色、补齐短板”的思路强化旅游宣传推广。2017年全市旅游产业大会明确要求:通过生态、文化、美食、红色、运动、养生六大主题,多元化展现曲靖丰富多样又最具特色的钻石精品旅游线路。正在编制《魅力曲靖 自由之旅》宣传册,在线路中贯穿对食宿、交通、特产等相关资讯内容的介绍。该宣传册一套六册,每册一个主题,全套书主标题为“魅力曲靖 自由之旅”,意寓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不受时间和季节限制,一年365天都可以在曲靖领略到美丽的风景并体验到不同的旅行乐趣。同时,与周边自驾车俱乐部加强联系,鼓励其组织自驾车队游罗平,积极推进自驾车旅游发展,深化客源市场。
(二)罗平县推进情况
2016年10月,国家旅游局公布罗平县为全国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罗平县紧扣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精心组织开展国家及云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编制了《罗平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先后两次获得旅发基金共计5亿元,对罗平国家高原花海旅游度假区、那色峰海等旅游项目进行提升改造。积极创新中国成立家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特色村社。2017年腊者村开展市旅游特色村社创建活动,2018年鲁布革三峡景区和相石阶森林公园申报创新中国成立家4A级旅游景区。积极宣传推介,引导游客认识并到罗平全域旅游示范区观光旅游。在每年全市组织参加的国际国内旅游会展中,着重推出罗平旅游产品,形成了云南独特的旅游热点和亮点;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昆曲路、曲陆路、江昭路等主要路段投放的大量户外平面广告中,罗平旅游元素始终是宣传重点。
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推进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是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硬件不“硬”,主要表现在城市及公路沿线旅游标识标牌体系不健全,游客服务中心、站点少,旅游信息化水平不高,A级旅游厕所数量少,城市休闲空间、游憩场所、停车场不足,游客往返不便,紧急救援体系不健全。二是智慧旅游短板明显,主要体现在智慧景区建设较为滞后,景区视频、人流监控建设不足,缺乏对自然资源环境的监测或监控。三是旅游新业态发展相对滞后,除常规旅游观光产品外,全市在休闲度假、保健养生、户外运动、低空旅游等旅游新业态上发展缓慢。未形成“大旅游”一盘棋,“商养学闲情奇”等新业态拓展不够,停留在“门票经济”状态。四是旅游环境整治需进一步加强,除城镇、景区环境较好外,城镇与景区间、城乡结合部环境还有待于改善。旅游接待点、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场所、商铺、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的环境状况、旅游景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情况及景区周边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现象还比较突出。五是景区景点档次低、旅游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曲靖市景区景点普遍存在档次不高、旅游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产品单一、位置分散等问题。路网优化改造、旅游标识标牌设置、国家A级景区的创建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由于财力有限,无法在短时期内满足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需求。六是大众项目多,特色品牌少。多为农家乐形式,产品单一、粗糙,没有特色,资源同质化、产品类同化现象普遍,难以满足现代旅游市场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旅游景点季节性强、吸引力不大。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的建设任务,加大城市、景区、乡村与交通枢纽车站之间的连接道路建设,实现交通畅通、无缝接驳,基本消除区域内旅游交通瓶颈。
(二)建立完善旅游集散与咨询服务体系。加快市及县(市、区)两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分级设立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点。优先考虑罗平、师宗、会泽和马龙第一批开展全域旅游创建的县(区)。在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旅游交通环线旁新建改造提升一批游客休息站点。针对与日俱增的自驾游、自由行游客,在客流集散地,如车站、景区、主城区等地,设置具有咨询、接待、租车、预订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为游客获取当地旅游服务搭建桥梁。
(三)完善旅游厕所、停车场、标示系统建设。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全面完成全市旅游厕所建设任务;优化旅游厕所配置,完善旅游线路沿途厕所分布,合理配置旅游公共厕所、景区景点厕所、旅游村镇厕所,新建或改建一批独具风格的特色旅游厕所和生态旅游厕所,实现旅游厕所“数量充足、质量达标、全域覆盖”的建设目标。有残疾人专用通道、足够蹲位数量的卫生间、直饮水点、母婴室等设施。
(四)完善景区景点精细化管理。全面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形成智慧景区,实现可微信等电子方式购票、二维码验票、景区手机导览图下载、客流量应急报警机制、无人机监拍实况等技术应用,提高景区管理效率,为游客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大力支持景区开发建设各类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强化景区微信平台、旅游营销平台、电商平台、电子门票营销平台建设,提高景区竞争力。在高A级旅游景区、高星级酒店和其他主要旅游活动场所,大力发展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信息推送等服务。
(五)以规划为龙头,努力完善规划体系,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将旅游规划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旅游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文化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农业、林业、水利等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融合,推进“多规合一”。同时,打破区域分割、行业壁垒,将分散的景区景点和旅游资源串成线、集成团、连成片,形成拳头产品。以全域旅游引领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城镇旅游示范区和特色村寨、旅游风情小镇、美丽宜居乡村,实现交相辉映、互联互通、相得益彰。
(六)完善景区配套服务体系。重视游客体验,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精心布局,完善道路交通,方便旅客出行;培育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酒店、宾馆、商场、停车场、公厕,给游客创造温馨舒适便利的旅游环境;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提升服务水平,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强买强卖等扰乱市场秩序、侵犯游客权益、破坏曲靖形象的违法行为,确保游客“玩得好、吃得好、住得好、有念想”,留下美好旅行体验。打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整治硬仗。严厉打击项目建设无资质施工、违法转包分包等行为。对景区生产经营单位,严格食品经营许可,逐户核对登记备案情况,确保食品安全。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18年8月20日
(联系单位: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六科  联系电话:0874—3117355)
 
 
 
 
 
 
 
 
 
 
 
 
 
 
 
 
附:《关于加大罗平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扶持力度的建议》
罗平县境内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有壮美的100万亩油菜花海、雄壮的九龙瀑布群、优美的多依河和古生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等自然风光,加上浓郁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璀璨的人文景观,罗平成为了云南省旅游环线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素有“东方花园”等美称,是“自然之旅”的一个好地方,2017年,累计接待游客40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2亿元。
通过积极争取,2016年罗平县被确定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罗平县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认真抓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全县的财力基本都投入脱贫攻坚工作,致使旅游项目改造推进缓慢,一些项目下欠资金缺口大,一些规划缺乏项目和资金无法实施;二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没有旅游专线车辆通达景区,各景区之间不能实现公交线路无缝连接,现有的旅游环线公路建设不配套、路面等级太低并且一些路段老化破损;三是国土、林业等政策限制太严,一些旅游项目投资建设用地难,严重制约景区升级改造;四是市级层面对罗平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推介和宣传不够,外界游客对罗平的认知除油菜花外,其他方面知晓不多。
罗平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对促进罗平甚至全市旅游产业培育、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等具有重要作用,为切实帮助解决罗平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议市人民政府从资金、政策、宣传等方面加大对罗平等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关心和扶持力度:
一是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加大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有关项目和资金倾斜力度,重点支持和保障罗平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确保取得更好成效。
二是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在旅游投资项目涉及的耕地、林地等方面给予全域旅游示范区适当政策照顾,解决项目建设用地难题。
三是加大全域旅游示范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倾斜和照顾,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等级较高的旅游专线、环线和周边旅游交通网络,解决交通落后问题。
四是加强全域旅游示范区宣传和推介,从市级层面制定片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区域规划,有针对性进行相关宣传和推介,引导更多游客认识并到罗平全域旅游示范区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