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关于市政协五届 一次会议第227号提案办理意见的函

2018-11-13 08:52:24   来源:   
A
公开
曲政函〔2018〕352号
 
 

关于市政协五届

一次会议第227号提案办理意见的函

 
王高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沾益-宣威-会泽旅游经济圈”的提案》已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人民政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旅游强省”建设和市委、市政府建设“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目标,切实加强领导,转变作风,采取有力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旅游精品景区建设,大力开展宣传促销,“好在曲靖”旅游形象得到充分展示,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高度重视,旅游发展氛围更浓,措施更具体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把旅游业发展放到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位置,市委四届七次全会上,提出了“建成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旅游工作,连续3年高规格召开了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议,市人大、市政协对旅游工作也高度重视,专题听取旅游工作汇报,并分别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旅游工作进行了视察、调研。形成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浓厚氛围。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曲靖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曲靖市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等以及把旅游文化和高原体育产业作为全市“六大重点产业”来打造,挂牌成立了曲靖市旅游发展研究院,云南省体育旅游研究基地也落户曲靖师范学校等。特别是出台了《关于支持“十景百村”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要集中力量改善旅游交通状况、集中创建A级旅游景区、重点打造旅游特色村社(农庄)、大力发展精品民俗客栈、创新打造区域性节庆赛事品牌以及全力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同时,从基金支持、贷款贴息、项目补助、专项支持等4个方面支持“十景百村”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另外,市人民政府每年从市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的资金,对“十景百村”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规划、旅游节庆赛事活动、重点客源市场专题促销、创业先进表彰进行专项支持。这些顶层设计涵盖了沾益、宣威、会泽旅游经济圈的多个方面,为加快三地旅游经济圈的快速互通、圈内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二、融合发展,保护与开发并重,稳步推进“十景百村”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十景百村”旅游融合发展区工程是曲靖市委、市政府率先在全省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其主要目的就是紧密结合当前曲靖的美丽家园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攻坚战、旅游扶贫、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集中力量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城建、文化、体育、医疗等行业融合和景村地域融合,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着力推进生态建设一体化,走生态发展之路,积极塑造生态牌,提升核心景区旅游竞争力和品牌吸引力,同时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争取早日建成“珠江源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近年来,在沾-宣-会旅游经济圈内启动了珠江源高原体育旅游度假区5A级景区创建,完成了会泽大海草山景区4A级景区和会泽县雨碌大地缝景区3A级景区创建工作,完成了沾益区大坡乡岩竹村、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等旅游特色村社和有关精品民宿客栈、旅游厕所改建工作。珠江源生态文化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沾益区珠江源风景区创新中国成立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投入达4.3亿元,会泽县大海草山旅游区建设项目和蔓海景区建设项目投入旅游产业发展基金达2.7亿元,会泽古城旅游区古建筑维修、古民居修缮、旅游厕所改建、会泽县房车和自驾车营地建设项目、会泽县雨碌大地缝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西泽文化旅游小镇建设项目等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沾益海峰湿地景区、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有关工作也正在积极推进。同时,积极加快会泽县创健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完善规划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争取尽早创建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优化产品结构,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丰富
经过多年的发展,曲靖旅游从传统观光旅游逐步向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复合性旅游产品转变,初步形成了南线以罗平油菜花海、九龙瀑布群、师宗凤凰谷、菌子山、陆良彩色沙林等景区为依托的喀斯特地貌观光旅游线路;中线以珠江源、金阳运动休闲中心、麒麟水乡等为依托的康体、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美食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线路;北线以会泽古城、大海草山等为依托的红土高原文化旅游线路。围绕三条线路,曲靖市不断优化产品供给,温泉度假旅游产品较快发展,初步满足了城乡居民休闲旅游消费需求。体育旅游产品初见成效,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包括沾-宣-会旅游经济圈内等各地相继培育出了一大批以农家乐、旅游特色村、旅游特色镇为代表的集果蔬采摘、农耕体验等乡村旅游点,乡村旅游已成为曲靖旅游发展的新亮点。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也成为吸引川滇黔三省游客的主要支撑,带动了各地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但总体来看,三县(市、区)交通由于区域小循环和大循环没有形成,客观上制约了三地旅游经济的互联互通和发展。去年以来,沾会、宣曲等高速公路相接通车,为三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市委、市政府将以此为契机,注重顶层规划,整合资源,强化融合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快有关项目建设,努力推进三地旅游精品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三地区域一体化发展,逐步建成三地旅游经济圈。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18年9月29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秘书六科  联系电话:0874—3117355)
 
 
 
附:《关于打造沾益——宣威——会泽旅游经济圈的提案》
随着沾会、宣曲高速的通车,使得沾益、宣威、会泽融入旅游经济圈变成现实,丰富的旅游资源必然使其成为一条新的具备丰富旅游资源和多样性的旅游热线。充分发挥高速公路沿线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
沿线旅游资源基本情况:“沾益——宣威——会泽”旅游经济圈内,分布着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沾益区的珠江源风景区,区内森林茂密,溪流淙淙,有打造沾益——宣威——会泽旅游经济圈的几点建议:
(1)注重顶层设计,把沾会沿线旅游经济圈作为市重点项目打造。沾会沿线旅游经济圈是我市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沾(益)至会(泽)高速公路将曲靖市到会泽县的距离缩短了100公里左右,实现了宣威市、沾益区、会泽县之间的快速互通,加速了三县市区的区域“小循环”;连接了G85和G56两条国家高速,打通了出黔、出川快捷通道,夯实了滇川黔三省的区域“大循环”,具备足够发展条件。
(2)强化融合意识,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圈,就是要联动发展、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从而形成综合实力强大的区域经济板块,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教育卫生一体化。要强化一体化意识。强化旅游区域合作,强化旅游市场管理,合力构建合作保障机制,努力推进跨区域无障碍旅游建设,加快形成自然观光与文化观光相协调、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各类要素相配套的旅游文化产业体系。推进沾益、宣威、会泽旅游一体化,形成具有较高国内外知名度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3)加强旅游经济圈生态环境的共同治理和保护,建设美丽和谐环境。生态建设是旅游经济圈一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发展,着力推进生态建设一体化,强化圈内城市的协调联动,加强环境联合监管、环境同治,同步推进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共建生态文明。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圈内各市制定统一政策,规范矿山开发、旅游开发等建设活动,加大对破损山体的修复与保护,减少水土流失,共同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生态建设实现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