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曲靖市提前完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

2018-12-07 09:36:10   来源:曲靖市环境保护局   
      曲靖市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督查,探索开展预警调度,创新制定预警调度内容“三必看”“三结合”“三清单”“三道关”制度。
     2018年11月30日11时25分,马龙区黄草坪水库一级保护区4户19人搬离近百年老房子,住进了政府新建住房,疑似时间错误,注意区分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时间表示方法00分,马龙区完成对住房拆除,曲靖市64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整治任务,比国家规定完成时限提前了30天,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了解,今年3月份,曲靖市汇总各县(市、区)14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57个,在生态环境部组织的水源地“专项督查”中发现清单外问题7个,问题数占全省问题总数12.9%。
       为全面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方位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2018年3月,曲靖市强化督查、探索开展预警调度,创新制定“三必看”“三结合”“三清单”“三道关”制度,全力整治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
        强化督查,合力推动环境问题整治进程。曲靖市迎接了生态环境部2轮次“水源地专项督查”,市环保督察办根据各地整治进展情况组织了12轮次现场督查,每轮督查向地方人民政府现场交办意见,并在下一轮督查中重点核查整改落实情况。由市纪委监委、市环保督察办联合组成专项督查组,采取召开整治工作现场会、责任领导驻点指导等方式,对督查反馈问题实行挂账销号管理,深入沾益区、马龙区、宣威市、富源县、陆良县、罗平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对涉及县(市、区)54个问题展开专项督查,现场核实43个已完成整改问题,督查督办11个即将完成整改的问题。
        预警调度,竭力压实水源地环境保护责任。8月份以来,曲靖市 2次集中约谈9县(市、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在全市范围印发政务督查通报2份,向4个县(市、区)党委、政府下发预警函,10月份以来,我市根据调度情况每周一排名、每周一通报,督导各地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逐条逐项抓整改。市环保督察办扎实抓好调度内容“三必看”(各级党委、政府专题研究水源地相关情况、部署工作落实、突出问题兑现整改、难点工作破解和重点任务推进、专项整治工作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必看;各地对照水源地环境问题清单现场整改情况必看;各地水源地专项行动痕迹资料必看)、调度方式“三结合”(现场调度与会议交流相结合;问题整改与推进工作相结合;先进示范与鞭策后进相结合)、推进责任落实“三清单”(建立问题清单、建立任务清单、整改承诺清单)、跟踪问效“三道关”(整改前评估关、交办后督查关、年终兑现关)。全市以超常规举措切实压实责任,各级党委、政府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夯实,提升了履行责任主体的自觉性。
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整治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县(市、区)不等不靠,在财政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在宣传引导、工程项目设计、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据统计,各县(市、区)就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进村入户宣传达300多人次,印发宣传手册1000余册,张贴宣传标语200条,各地广泛利用广播等途径大力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水源地环境保护。在结合提升人居环境工程中,各地因地制宜下大力气解决村庄生活面源污染问题,沾益区、宣威市、富源县把水源地保护区村庄综合治理成效当做样板来抓推动,为后续开展提升人居环境工程提供借鉴,7县(市、区)建设生活污水管网、生态湿地、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等工程,确保不让污水流入水源地,14个饮用水水源地展开村庄绿化工作,富源县根据村庄地质特点引入“中国罐”小型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每户收集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着力整治一级、二级保护区内村庄生活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交通穿越、旅游餐饮、工业企业污染等问题,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4亿元,因地制宜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建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24套,关停保护区内农家乐10家、企业4家、散养户5户,拆除危房130间,旱厕整改73个,改造输水管渠1100米,绿化土地面积9000余平方米,清理村庄“三堆”、规范化设立了保护区标识、修筑道路事故导流渠;历时8个月,通过实实在在的工程性举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杨佳  李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