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发改扶贫路系列报道之五十六】 国家发展改革委课题组实地研究师宗县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脱贫模式

2018-12-07 16:12:50   来源:市发改委   

 
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委托,陕西易地扶贫搬迁研究基地专家组一行8人,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措施、产业布局、脱贫模式等内容,于2018年12月4日—5日到师宗县竹基镇坞白脱贫产业园、五龙万亩椪柑生产基地、师宗县城子午安置点、五龙乡集镇安置点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平台联建、推动实体运行。龙头企业负责提供种苗、生产指导、产品销售,扶贫公司负责整合各级各类资金投入,合作社组织土地租管、劳务用工、水电供应、生产投入、利益分成等,党总支负责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服务群众,从根本上解决了由政府主导转向由市场主导发展产业,有效破解生产、技术、管理、销售等难题,实现“共搭台共唱戏共盈利”。目前竹基镇坞白脱贫产业园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扶贫公司+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的运作模式。

 
资源联合、实现集约发展。一是统一规划,213亩草莓园和6000余平方米香菇园一步规划建设;二是统一建设,整合沪滇合作项目资金投资300万元左右,主要用于项目前期生产性设施,包括水肥一体化系统、大棚遮阳网、引水排水工程、冷库、生产生活用房等;三是统一管理,龙头企业投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苗木费用由龙头企业先行支付,在项目实施前以合作协议明确每株苗木成本按1元计算,项目取得收益后从利润中先行扣除。

 
利益联建,推动互利共赢。一是土地流转得“租金”,2018年亩均流转土地750元左右,实现“土地有种、无种均有收益”;二是劳务就业赚“薪金”,建档立卡户和家庭困难群众优先到园区务工,每天可获得务工收入80-200元不等,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三是公共收益保“底金”,统一整合部分产业扶贫资金,统一建设统一经营,集体所得收益重点向贫困户倾斜;四是入股收益分“股金”,利益联结紧密,龙头企业分红50%、扶贫公司分红5%、合作社获得利润的1%、1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44%。
 
通过加强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整合脱贫资源、完善利益联结,逐步形成集“生产销售+休闲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园,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和服务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到经营主体多元化、生产手段科技化、生产销售一体化、利益分配市场化、要素配置高效化、农旅结合紧密化的“六化农业”,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通讯员:王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