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山下好水源
上村乡地处乌蒙山腹地,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牛栏江、野牛河、赤里河、瓦厂河等“一江六河”遍布境内,具有丰富的冷流水资源。野牛河干净清澈,上游出一龙潭水,水温四季相对恒定,平均16度左右,是发展冷水鱼养殖的绝佳境地。
从上村乡瓦厂村与坪地村交界处的九龙湾水产养殖场顺野牛河而下,至上村村陷泥田共10余公里长的河谷里,分布着滇泽水产养殖公司、云南阿穆尔鲟鱼集团养殖基地等水产企业,养殖池一个接一个、一片连一片;种苗繁育池里,数万单位的鲟鱼及特有珍稀土著鱼苗茁壮成长;加工厂里,一盒盒、一箱箱“黑黄金”加工完成。
规模养殖初见成效
2011年,在会泽县水产部门的引荐下,上村丰富的冷流水资源引起了高度关注,同年8月,云南阿穆尔鲟鱼集团在上村村、瓦厂村流转土地445亩投资2亿元,建设鲟鱼成鱼育苗区、养殖区、加工区。育有欧洲鳇、达氏鳇、史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等优质鲟鱼品种,存量超过30余万尾,可加工生产的成鱼达300吨,总产值超3.5亿元。集团旗下的会泽鲟鱼谷鱼子酱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设备齐全,标准高,具备年生产鱼子酱100吨,加工鲟鱼冻品1000吨的能力。
随着集团的发展壮大,已带动会泽滇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会泽县九龙湾水产养殖合作社和上村虹鳟鱼养殖基地3户水产养殖大户。会泽滇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先后引进虹鳟、俄罗斯鲟、达氏鳇、大鲵等优质品种进行集约化流水养殖示范推广,着力开发土著鱼品种,已采集驯化短须裂腹鱼、会泽金线鲃、软鳍新光唇鱼、滇池金线鲃、鱇浪鱼等43个品种。掌握了品种的生活习性及人工亲本养殖技术,攻克短须裂腹鱼、会泽金线鲃等7个品种的人工繁育技术,可每年繁育鱼苗5000万尾,养殖销售优质特色商品鱼500吨,实现企业年产值6000万元以上,创税200余万元。公司还不断探索稻鱼蟹共作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和蟹鲜米优、产品放心、利润倍增的目的,着力打造金沙江水系稻鱼蟹高效生态养殖样板。
水产养殖助推脱贫攻坚
“我就是这里的人,我们的田就是租给这里养鱼的老板,每亩是1870元的租金,我家有一亩多点,一年有两千多块钱。然后我们田租掉啦,又来这个公司打工,老板对我们相当好,这里又近,每个月公司给2000多块钱,还可以照顾娃娃和老人。”瓦厂村烂台坝小组土地流转群众何美芝说。
通过土地流转,群众获得土地租金收入,每隔5年租金上调10%,惠及群众413户1758人,其中贫困户202户834人,户均增收2800元。优先在被租用土地农户中招收养殖工人,签订用工合同,交纳社会养老保险等就近吸纳养殖工人86名,贫困人口45人,人均工资2600元。167户贫困户每户贷款小额信贷5万元入股养殖企业,户均增收4000元。带动贫困户直接脱贫。7个村委会入股产业资金600万元,每年创收村集体经济近40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
“再努力3-5年,把上村发展为云南乃至西南最大的土著商品鱼供应基地,把上村鱼子酱打造为国际知名品牌,发动千家万户大力发展稻鱼蟹养殖,推动乡村旅游业,实现一产接二连三,助力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让每一个上村人民都受益于冷水渔业。”乡长顾光敏说。
高端鱼子酱走向世界
会泽鲟鱼谷鱼子酱有限公司近年来积极对接国际鱼子酱市场消费需求,本着“开拓市场、释放产能、质量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以优质产品抢占国际市场,实现了法国、比利时、西班牙、美国、日本等鱼子酱主要消费市场的放量拓展。2017年4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欧洲国际渔业博览会上,与世界第一品牌裴卓轩(petrossian)签订了达氏鳇鱼子酱对欧洲批量出口合同,成为欧美主要顶级鱼子酱品牌供应商,产自会泽上村乡鲟鱼谷的鱼子酱已打开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