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师宗县全力打赢水利业脱贫攻坚战

2018-12-17 17:41:20   来源:   
近年来,师宗县按照水利扶贫规划跟着精准扶贫区域走、跟着整村扶贫推进走的要求,遵循“硬件过硬、管理到位,提质增效、确保安全,合理收费、良性运行”的原则,以夯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产业发展为抓手,科学谋划,抢抓机遇,统筹推进骨干水源、农村饮水安全、河道综合治理、高效节水灌溉、农田水利设施、防洪抗旱减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水利工程建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一、紧盯短板,未雨绸缪抓规划
师宗县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春渴雨、夏恐洪”和“有雨是灾、无雨也是灾”的现象长期困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以来,县委、县政府为改变这一面貌,对全县水资源分布和水利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普查,找准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短板,作出了全面长远规划。为合理调配全县水资源,充分发挥水源工程辐射作用,科学规划新建阿宜格、花脸岩、天生桥等10座小型水库,彻底改变高良乡、雄壁镇的缺水面貌,有效改善葵山、彩云等乡镇的用水状况;为解决全县农村人畜饮水困难,规划投资4.11亿元新建或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50件,解决全县37.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为提高农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规划新增高效节水灌溉10万亩,改造中型灌区2件、小型灌区5件,配套干支渠520公里;为改变洪涝灾害频发现状,规划治理中小河流22条;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土保持能力,规划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按照“先人饮、后灌溉”“先急后缓”的原则,做好争项目、争资金的准备。
二、抢抓机遇,齐心协力争项目
近年来,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但由于师宗县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投入与需求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鼓励金融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机遇,吃透国家发改委和贷款银行需满足贷款的条件,对照“十三五”水利规划,并结合全县脱贫攻坚水利扶贫目标任务和农业产业布局,梳理出急需上马的项目和工程,及时委托专业勘察设计单位扎实开展前期工作,为顺利争取到贷款,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500万元用于前期工作。同时,通过召开联席会、推进会和督办APP等方式,督促水务、发改、财政、国土、林业、环保等部门密切配合,做好申报贷款所需报件,及时上报贷款部门争取贷款支持。2016年争取国家发改委第一批专项建设基金0.26亿元、浦发发展银行贷款0.5亿元,2017年争取国家发改委第三批专项建设基金3.98亿元、国开行贷款0.815亿元,两年共贷款5.555亿元,建成阿宜格小(一)型水库1座、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611件、高效节水灌溉工程3件,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1件,小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3件。花脸岩、天生桥2座小(一)型水库,8件千吨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件高效节水灌溉工程,5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等正在建设。
三、强化保障,千方百计促推进
 一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水利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第一召集人的水利工程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相继出台了《深化农村水利实施意见》《师宗县加快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广农田水利改革试点经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责任和具体措施,为推动全县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更具体的组织保障。
二是严格监督,确保质量。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严格按照“三个统一、四个把关、五项制度”进行工程建设管理,即统一工程设计、统一项目招标、统一质量标准;把好材料设备采购关、施工队伍准入关、工程质量监督关和资金拨付审批关;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质量终身负责制,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同时,将项目实施方案、资金补助、受益对象、机制建立以及政府在推进建设中的具体措施公布,将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保障了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形成了党委、人大、政府及相关部门和群众共同参与的监督检查机制,从而有效促进了工程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
三是营造氛围,广聚力量。积极推行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工程建设模式,在工程建设初期,县政府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项目公示,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工程建设情况,有效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工程建设,确保工程效益早建成、长受益。
四、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强管护
长期以来,重建轻管一直是水利工程管护的老大难,为实现“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的目标,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切实加强工程管护。一是从实际出发,坚持从工程规划设计开始就充分考虑工程的建后管理问题,把工程管理关口前移。二是坚持管护机制的建立与工程实施方案同时编制、同时审批、同时实施、同时验收,对未预先建立工程运行管护机制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立项、建设、验收。三是根据不同类型合理确定工程管理模式,大型水利公益设施由财政全额拨款管理单位管护;国家投入为主、群众自筹为辅的水利工程,形成的资产划归受益农户集体所有,工程管理方式多采用用水合作组织、承包、租赁、委托等管理模式;利用国家补助资金修建的“五小水利”工程,归受益农户所有,实行自建、自有、自管、自用的管理体制,例如小水窖、小水池、小机井等。四是大力推广节水设施,推动智慧水务发展进程,在部分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推广和使用“IC”卡智能水表10000余只,实现水费收取自动化。五是大力加强节水意识宣传,发放传单,着力推进水商品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