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全力攻重点、克难点,强保障、补短板,坚持打好“四张牌”,五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97.98亿元,倾心补齐民生短板,竭力改善民生福祉,使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地“开花结果”。一是打好“对接牌”。富源县级财政自给力仅在30%左右,面对既要保“吃饭”又要“搞建设”“保民生”的多重艰巨压力,围绕2018年脱贫摘帽目标和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全力争取上级专项扶贫补助,五年累计到位扶贫专项资金8.42亿元,并将资金一分一厘都用在扶最贫困的村、帮最贫困的户、办最惠民的实事上。二是打好“整合牌”。每年出台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方案和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方案,坚持“政府统筹、部门协作、资金捆绑、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统筹整合部门财政涉农资金,实现各类资金在“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2014年以来整合涉农资金46.85亿元,扶贫资金不再“碎片化”。三是打好“压减牌”。全县上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县级财政每年压缩部门公用经费预算的10%用于扶贫。集中一切可用财力、汇集各方力量、合力脱贫攻坚,用政府的“苦日子”换得群众的“好日子”。四是打好“金融牌”。强化金融扶持,发挥财政“杠杆”功能,落实财政贴息扶持政策和政府购买服务,引导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力度,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创新“金融信贷+N+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累计发放小额信用贷款10898户5.54亿元,重点扶持特色产业发展。2014年以来,富源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97.98亿元,切实把专项扶贫资金、财政涉农资金、金融信贷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投入格局,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脱贫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