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陆良预计实现冬春农业综合开发产值7.5亿元

2019-01-09 18:45:35   来源:   

  冬季农业生产是来年农业开好头,起好步的关键。陆良冬季农业优势明显,适合冬马铃薯、蚕豆、大小麦、各类杂豆等多种粮食作物和冬早蔬菜等多种经济作物,同时有较大面积的冬闲桑园、稻田和旱地,加之今年蓄水情况好于往年,为该县今年冬季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较好条件,冬农开发成效显现,预计实现冬春农业综合开发产值7.5亿元以上,带动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冬季农业生产情况
  今年全县计划播种冬春作物面积39.8万亩,其中:小春粮食30.3万亩;经济作物9.5万亩,预计可实现夏粮产量8.4万吨以上、蔬菜产量18万吨、鲜食玉米0.6万吨。截至目前,全县秋冬种完成39.8万亩,完成计划的100%,
  调整优化结构,提高秋冬种生产效益。冬马铃薯、冬季蔬菜是该县冬农开发中比重较大,根据各乡镇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面向市场,积极调整冬季作物种植结构,力争冬马铃薯面积上有增长,冬早蔬菜质量上有提高。小百户镇、芳华镇及坝区四镇积极发展冬马铃薯;坝区四镇在积极发展小粒加工型及鲜食蚕豆同时,注重提高冬早蔬菜质量和档次;大莫古镇积极发展黄白萝卜和大蒜;山区以发展山地蔬菜、大小麦、杂豆为主,积极扩种绿肥,培肥地力。
  应种尽种,加大桑果园和冬闲田地的开发力度。充分利用冬闲的坝区桑果园、稻田,山区、半山区自然条件和水源相对较差地块。在有水源条件地方,以市场为导向,扩大桑果园套种冬马铃薯、早春蚕豆、冬早蔬菜。在山区、半山区及坝区部分水源条件相对差的地方种植秋科绿肥14万亩,培肥地力,避免摞荒。做到了应种尽种,增加复种面积打牢增收基础。
  大力推广小春粮食高产优质良种。良种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小春作物优良品种及综合配套覆盖率100%。小春作物主推品种:蚕豆,凤豆6、7号,云豆147、324;小春马铃薯:丽薯6号、合作88号、青薯9号。重视优质、高产、抗病作物新品种的筛选应用,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生产的新品种;重视以抗旱、防冻为核心,进一步优化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突出抓好不同作物在丰产节令内的抢墒播种、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关键环节, 发挥农机节本增效作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经营效益。制定分区域、分作物、分品种等关键技术的推广方案,明确各项关键技术的推广区域、推广范围、推广重点,充分发挥关键技术的支撑作用。尤其蔬菜产业大力促进标准化栽培、贮运技术的应用,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强对产品及土壤、水质等生产环境的监测,建立生产档案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切实提高蔬菜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实施样板示范,集成推广绿色技术模式。采取农科教结合,科技干部和专家分片包干,积极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整县推进,大力推广粮菜、粮豆、粮薯等间套种技术,以及冬马铃薯、冬玉米、冬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重视样板的示范引导效果。围绕“突出重点、讲求实效、集中连片、规模示范”的工作思路,按照“五定”(定面积、定产量、定措施、定人员、定奖惩)要求,举办桑园套种、冬马铃薯、蔬菜、菜用型蚕豆、绿肥等各类高产示范样板。重点抓好冬马铃薯高产高效创建样板2片2万亩,桑园套豆、套冬马铃薯样板各1片。制订技术方案,加强技术培训,充分发挥样板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应用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推进绿色发展,促进节本增效。持续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强以残膜回收、农药化肥零增长、生物低毒农药推广和养殖粪污循环处理为重点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坚持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和发展,持续开展粮改饲种养循环试点,推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以飞防为重点的统防统治等增效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带动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狠抓病虫害测报及防治。据县植保站测报:今冬(2018年12月—2019年2月)雨水正常至偏少、气温正常至偏高,越冬虫源基数大、利于虫害的发生,预计2019年小麦锈病、蚕豆斑病有加重发生趋势,后期对蚜虫、斑潜蝇发生极为有利。各乡镇农科部门固定专人,定期深入田间,进行病虫调查分析及时准确地提供病虫情报和反馈信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失时机地抓好小春病虫防治。强化农民防治意识,让农民做到自觉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新型药械,抓好小麦蚜虫、条锈病、赤霉病的预测预报,及时减轻危害。同时,加强对肥料、农药投入品的质量监控,推广高效、安全的施肥和施药技术,实现节本增效。
陆良县农业局      徐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