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曲靖市工业能源生产消费情况分析报告
2020-02-26 16:11:41 来源:曲靖市统计局
2019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曲靖市委、市政府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稳增长主题、以作风转变为保障,全市工业能源生产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节能降耗继续有力推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上升4.41%,支撑了规上工业经济12%的上升速度。
一、全社会主要能源生产情况
(一)全市原煤、电力产量双双上升
2019年全社会原煤产量2414.69万吨,同比上升41.32%。其中,无烟煤574.05万吨,同比上升38.38%;炼焦烟煤375.30万吨,同比上升99.46%;一般烟煤1374.33万吨,同比上升27.74%;褐煤91.00万吨,同比上升205.76%。各月月末原煤产量增速分别为-2.87%、-2.87%、18.93%、17.33%、19.38%、21.15%、21.71%、24.95%、24.01%、26.78%、35.56%、41.32%,原煤产量增幅逐步扩大。
全社会发电量197.75亿度,同比上升3.83%。其中,火力发电量88.05亿度,上升2.64%;水力发电量71.64亿度,下降0.51%;风力发电量37.02亿度,上升15.03%;太阳能发电量1.03亿度,上升118.60%。各月月末全社会发电量增速分别为17.35%、17.35%、15.78%、13.51%、-2.10%,-2.84%,0.45%、0.40%、0.97%、0.51%、0.18%、3.83%。
(二)各县(市、区)原煤产量“六升一降”,电力产量“五升四降”
2019年各县(市、区)原煤产量六升一降(马龙区、会泽县无原煤产量,沾益区下降)。其中,麒麟区同比上升258.00%,占全市比重13.20%;沾益区同比下降55.03%,占全市比重0.37%;陆良县同比上升0.80%,占全市比重1.24%;师宗县同比上升24.89%,占全市比重5.44%;罗平县同比上升11.28%,占全市比重5.53%;富源县同比上升25.39%,占全市比重46.31%;宣威市同比上升48.79%,占全市比重27.91%。
2019年各县(市、区)电力产量“五升四降”。其中,上升的5个县(市、区)为麒麟区同比上升57.85%,占全市比重6.92%;马龙区同比上升9.16%,占全市比重1.23%;陆良县同比上升22.76%,占全市比重10.13%;会泽县同比上升8.64%,占全市比重13.45%;宣威市同比上升10.18%,占全市比重16.17%。下降的4个县(区)为沾益区同比下降3.23%,占全市比重9.25%;师宗县同比下降9.85%,占全市比重4.15%;罗平县同比下降11.35%,占全市比重15.24%;富源县同比下降3.27%,占全市比重22.71%。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情况
(一)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速小幅波动
2019年,曲靖65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1585.47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4.41%,其中:174户采矿业能源消费量123.35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11.72%;442户制造业能源消费量1378.40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3.90%;40户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费量83.72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2.69%。2019年1月-12月各月月末能耗增速分别为7.36%、7.36%、4.56%、4.76%、3.40%、4.50%、5.31%、5.14%、5.04%、4.06%、4.04%、4.41%。
(二)全年月平均能源消费量增加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月度能源消费量分别为122.17 、122.17 、128.42 、126.67 、129.68 、140.20 、132.99 、131.42 、135.32 、130.19 、141.66 、144.56
万吨标准煤,全年平均每月能源消费量132.12万吨标准煤,比去年增加2.92万吨标准煤。从单月看,12月全年单月能源消费最高,达144.56万吨标准煤。
(三)煤、电消费“双双上升”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费2650.75万吨,同比上升2.88%。月度原煤消费量分别为148.31、148.31、216.99、214.56、251.53、267.85、241.70、226.10、232.37、207.01、223.54、272.47万吨,平均每月原煤消费量220.90万吨,比2018年上升2.41万吨(2018年平均每月用煤量218.49万吨)。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235.66亿度,同比上升3.95%。月度用电量分别为17.95 、17.95 、20.19 、18.13 、19.14 、20.59 、20.11 、19.85 、20.13 、18.83 、20.36 、22.43亿度,平均每月用电量19.64亿度。比2018年上升0.77亿度(2018年平均每月用电量18.87亿度)。
(四)九县(市、区)能源消费“六升三降”
2019年全市九县(市、区)中,6个县(市、区)能源消费量上升,3个县(市、区)能源消费量下降。
上升的6个县(市、区)分别是:麒麟区350.39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16.06%,占全市比重22.10%;马龙区171.59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12.56%,占全市比重10.82%;陆良县80.74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5.20%,占全市比重5.09%;罗平县32.96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36.10%,占全市比重2.08%;富源县216.91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2.60%,占全市比重13.68%;宣威市192.45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14.22%,占全市比重12.14%。
下降的3个县(市、区)分别是:沾益区370.95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33%,占全市比重23.40%;师宗县102.9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76%,占全市比重6.49%;会泽县66.5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57%,占全市比重4.20%。
(五)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小幅提高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工转换能源投入2497.14万吨标准煤,产出2121.52万吨标准煤,能源加工转换效率84.96%,比去年(84.74%)提高0.22个百分点。其中,供热转换效率60.08%,火力发电转换效率35.98%,原煤入洗加工转换效率91.63%,炼焦加工转换效率91.77%。2019年各月月末加工转换效率分别为82.59%、82.59%、83.87%、83.83%、84.48%、84.89%、84.97%、85.20%、85.54%、85.51%、85.48%、84.96%。
(六)原煤年末消费库存182.72万吨,周转天数25天
2019年年末原煤库存量182.72万吨,比去年(181.43万吨)增加1.29万吨。其中,电力行业原煤库存量110.78万吨,比去年年末增加18.80万吨。各月月末原煤库存量分别为140.62 、140.62 、121.03 、120.26 、134.82 、126.83 、126.59 、138.55 、155.89 、168.03 、179.22 、182.72万吨。
2019年年末原煤库存周转天数25天,各月月末库存周转天数分别为28、28、21、20、21、18、18、20、22、24、25、25天。
(七)工业产品单位能耗 “六升七降”
2019年全市重点监测的13个工业产品生产单位能耗指标中,6个指标上升,7个指标下降。其中,单位上升的6个指标是吨钢综合能耗、单位精锌(电锌)综合能耗、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单位黄磷生产综合能耗、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单位铅冶炼综合能耗,分别上升0.26%、0.37%、1.85%、1.91%、3.20%、154.31%。下降的7个指标是吨水泥综合能耗、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炼焦工序单位能耗、单位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单位粗铅综合能耗、单位纯碱生产综合能耗、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分别下降0.34%、0.39%、3.91%、4.50%、7.96%、10.29%、13.23%。
(八)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78%
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1263吨标准煤/万元(现价,下同),同比下降6.78 %(可比价,下同)。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8.9837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0.72%。
三、存在问题
(一)能源消费不均衡
各县(市、区)能源消费不均衡,比重差距较大。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麒麟区、沾益区、马龙区、富源县、宣威市,5个县(市、区)能源消费合计1302.29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量的82.14%。陆良县、师宗县、罗平县、会泽县4个县(市、区)能源消费合计283.18万吨标准煤,仅占全市能源消费量的17.86%。
(二)高耗能行业比重大
工业产业结构重工化明显,高耗能行业比重大。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1430.59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4.00%,占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90.23%。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源消费419.89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26.4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源消费365.13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23.0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能源消费225.98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14.25%;非金属矿物制造业能源消费205.85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12.9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能源消费131.40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8.2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费82.35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5.19%。
(三)能源消费高度集中
我市的高耗能企业能源消费高度集中,2019年前十大耗能企业(云南曲靖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曲靖云铝淯鑫铝业有限公司、云南云铝泽鑫铝业有限公司、云南大为制氨有限公司、云南宣威磷电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云南天高镍业有限公司、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曲靖麒麟煤化工有限公司、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合计能源消费1001.41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能源消费的63.16%。这些重点耗能企业作为全市节能的重点对象,节能潜力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的节能空间越来越窄,节能难度较大。
四、工作建议
(一)继续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继续推进煤炭产业结构性改革,促进行业整体升级,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各相关部门应坚定不移的落实国家政策措施,强化管理,建立健全煤炭产业转型长效机制,结合地域、产业链优势,依托现有优质企业,推进煤炭向精、深加工转化,发展煤电铝、煤焦化、煤物流、煤机械、煤洗选、煤环保、煤安全、煤建材等多元产业联合模式,引导企业学习先进发展理念。
(二)加强目标管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
政府相关部门应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等方面,部署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的具体任务,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加强目标管理,加快有序淘汰低质低效产能,平稳化解产能过剩,结合地域、产业链优势,推动地区煤炭产业规模化安全化高效化发展,延伸煤电、煤化工产业链,促进煤炭企业行业脱困转型,加快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三)增强国策意识,坚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不断完善政府管理机制与宏观政策,加速推进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建设,明确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重点领域、重点措施,划分产业地图,进一步加快重点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做大规模、提升层次、快速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搭建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间的沟通合作平台,着力推动我市节能环保产品向更加注重高端发展转变、节能环保园区向创新集群转变、节能环保产业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并进转变。
(四)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
紧抓绿色生态建设,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宣传树立节能就是创造能源、节约就是增加资源的理念,深入开展全民节约行动,开展好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进一步提高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节能意识,引导和带动全社会形成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推动形成绿色低炭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全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五)加强能耗统计监测工作预警和统计能力
加强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能耗统计监测,利用工业和能源月度、季度统计资料,进一步加强对高耗能行业和主要耗能产品运行动态监测,完善统计核算与监测方法,提高能源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强化数据收集、数据分类汇总、预测预警和信息交流能力;切实加强能源队伍建设,充实能源统计力量,强化监督管理,依法开展节能执法,促进节能降耗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