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高速公路,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风驰电掣的行车体验,是直观感受到的速度、宽度、舒适度、便捷度……。在公路建设中,高速公路也被看做是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交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而在一次支部主题党日的现场体验之后,我目之所及、身之所感、心之所念且记忆犹新的,却是石头、山坡、汗水、灰尘,以及晕车。当然,除了艰苦,还有建设工地现代化大型装备和高科技铺路设备带给我们的巨大震撼。
3月26日下午,曲靖市发改委第一党支部和寻沾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临时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为“护航复工复产、服务经济发展”党日活动。作为角色体验者,我们支部12党员来到建设中的寻沾高速曲靖段施工现场,与这条路的建设者、工程师们,共同触摸一条高速公路的温度。
这是一条漂亮的路。全长59.9公里,起点位于寻甸县猫狸洞,止点位于沾益区红瓦房。寻沾高速是云南省“十三五”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滇中经济圈环线的一段,与武定至倘甸,至寻甸、嵩明至待补、宣威至曲靖等几条高速公路交叉或连接。

曲靖市公路开发公司负责人李忠能告诉我们,再过5个月,它将建成通车,贵州、四川前往滇西可不通过昆明,直接从寻沾高速经武定达滇西。也就是说,再过不到半年时间,从曲靖到丽江,距离将缩短至少100公里。可不是么,公路建造者们就是用一沙一石,开山劈道、遇水架桥,不断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缩短地与地之间的跨度。让古诗词中的遥望、遥看、遥怜、遥寄……变得近在咫尺。

站在60米高的寻沾高速毛家1号大桥凭栏远眺,大有天堑变通途之感,远处青山、绿水,近处梯田、村落,一阵风来尽揽怀中。作为外行,你很难想象这是何种神力的产物,好像只是几个工程师轻轻弹动一下手指,就让架桥机将一块块近百吨的T梁升起、降落,如同搭积木一样联通了两座山,架起了一座桥。
我曾经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今天我由衷赞叹人力与智慧的不凡,力拔山兮气盖世,建设高速公路的劳动者,猛然在我的心中与点石成金的神仙划上等号。
我们一群人乘车从寻沾高速曲靖段的起点出发,一路走走停停,一个来回3个多小时。由于工程还在建设中,其中一半的路程都在穿越层层黄灰迷雾。春日狂风携手滚滚车轮,扬起漫天黄沙,仿佛要把路铺到天上去,似乎有点“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故城”的苍茫。我们看不到前路,车子缓缓而行。

当然,在路修得较为成型的路段,视线豁然开朗,路面露出钢筋水泥裹挟的灰白,两旁的边坡正在垒土。一群妇女面戴口罩,头顶毡帽,手持工具,身手矫健,在一堆堆红色的泥土间奔走。她们俩俩合作,将泥土装进绿色的网状编织袋,扎口,扔到一边,然后继续拿起铲子和撮箕。这些装着草籽的一袋一袋泥土块,将被一点一点垒入两路的边坡,变成一片一片的绿色屏障,化为这条美丽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放眼望去,你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愚公”,想到滴水成河、铁杵磨针,想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据说,这些修路的工人们通常早上八点半上班,下午六点回家。中午在工地热一热从家带来的饭菜,就地而食,风霜雪雨连同他们的汗水一起,成为餐桌风景和下饭菜。总经理李忠能说,到了春天风特别大的时候,施工人员就要调整作息,早晨五点前就必须起床进场,塔吊和空中作业设备太多了,避开大风就是避开危险。原来,修一条看起来光鲜亮丽的高速公路,其实,是在和老天爷讨好卖乖,要赏饭吃。
一路向北,一路晕车。行走在一条未完成的高速公路上,好几个同事,包括我在内都折磨得面色苍白,有气无力。让这样一次主题党日体验活动,变得更加记忆深刻,难以忘怀。以至于晚饭时大家都不关心吃什么,说只要不吃兔兔就行。

这种感觉让长期坐在办公室低头码字的工作人员身心备受洗礼。年轻党员徐露豪无不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天天在电脑前挠头加班,苦不堪言,今天到建设中的高速公路桥头走一走,发现那点辛苦,真的不算什么。做个工程项目,真是不容易,小到一个水池水窖,大到一个机场高铁,都是在无数人的“晕车”中磨练出来的。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段宏波同志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参加党日活动,他的一番话让我记忆深刻。为什么要把党课搬到一条建设中的高速公路上?因为路,会用脊背告诉我们它作为地球上一条重要痕迹,存在的意义。当我们行走在高速公路上,享受其舒适、便捷、安全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浇筑这条路的每一个参与者的不易。无论是身处泥与灰的一线工地,还是宽敞明亮的后方办公区,都是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都在为我们热爱的家园——美丽曲靖的经济社会发展作着贡献。
每一条路,留在路上的每一个脚印,每一滴汗水,每一粒灰尘,都值得记录,都值得尊重。
(图/文: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