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驻村工作队】文明村创建成果展系列之二:劳动致富新农民敖安林

2020-03-31 15:06:42   来源:市发改委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家庭贫困的农户来说,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不是一个光荣的标签,而是对实际生活的折射,很多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人既显得无奈又显得不甘。但他们不断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光荣路子。纸厂乡灯草塘村的敖安林就是其中之一,他被评为曲靖市2018年脱贫攻坚光荣脱贫户。
虽然敖安林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具有中国传统朴素和勤劳的美德,更具有新时期农民的精明能干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冲在前,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敢想、敢干、敢拼。他总说:“人活一口气,只要认准的事,不管有多么困难,也要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他不仅自己摘下贫困户的“光荣标签”,还带领村小组的其他村民脱贫致富,为纸厂乡贫困群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8.03地震中挑重担打头阵,彰显党员本色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敖安林迅速组织敖家坪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发动群众,带领全体党员与群众奋勇抗震救灾,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灾情就是命令。在灾难肆虐的危急时刻,党支部就是战斗堡垒,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敖安林立即赶到灯草塘村委会,全面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并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要始终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时刻牢记宗旨,不忘身份,敢于挑重担打头阵,以实际行动展示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良好形象。与此同时,在敖安林的带领下,敖家坪支部迅速组织8名共产党员、6名群众成立抗震救灾党员的突击队,迅速展开抢险救援。
救灾就是使命。在党支部书记敖安林的带领下,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全力抢修被毁道路,对附近被埋压群众展开救援,大力抢运被埋物资,减少人民财产的损失。敖安林同志始终坚持在抢运一线,奋勇清理废墟,抢运物资。突击队在住房全部垮塌的废墟上,没有铁锹镐头,就用手挖,没有撬杠,就用肩扛,突击队员双手血肉模糊,双肩满是伤痕。面对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党员突击队连夜帮助灾民搭建好帐篷,让受灾群众有地方住、有饭吃。在丰家沟余震中,救出3名受伤群众。
     奉献就是本色。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突击队全体党员舍小家,顾大家,不畏艰难,不怕吃苦,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处处显示出了共产党员的奉献牺牲本色。突击队中4名党员家中不同程度受灾,有的房屋全部倒塌,有的房屋成了危房,但他们顾不上家里,一心只想着群众的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中。
 
脱贫攻坚中勤劳动勇带头,做致富新农民
 自2014年认定为贫困户起,敖安林就一直在琢磨如何脱贫,脱贫致富的道路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就在敖安林一筹莫展的时候,乡村干部来到了他家,和他谈起了未来的打算,并向他介绍全县即将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情况。根据敖安林的家庭条件和其自身技能,结合灾后重建的需要,工作队员建议先定一策即在种好自家的土地,管好核桃、花椒的前提下,发挥会泥工、瓦工的技能特长,积极投入到灾后重建中。
 辛勤劳动摘帽。敖安林说:“等、靠、要,终究不是过日子的长久之计,摆脱贫困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况且,党还给我们这么好的扶贫政策,我一定要在我力所能及基础上,运用好扶贫政策力争早日脱贫”。2015年,敖安林对土地精耕细作,粮食大丰收,对核桃、花椒精心呵护,核桃、花椒产出喜人,投身建筑又挣到了3万元,天道酬勤,这年一举摘下了贫困的帽子。
 带领群众致富。敖安林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资金资助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养贫困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参与灾后重建工程,敖安林对打水泥路、建房修水窖、做挡墙等一系列的工程有了全面的了解,并看到了市场空间,于是他就发动敖家坪的村民,组成一个小施工队,积极走出去,去承包打水泥路、建房修水窖、做挡墙等工程,他已先后带领20户村民到火红乡及附近地方进行工程承包,每年每户可挣到3万元左右。在他的带领下,敖家坪小组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来实现脱贫。敖安林利用自主学习和自我见识,在劳动业余之时,从事建筑工程,鼓励和帮助周边村民兼职干活,让周边村民有事做、有活干,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赢得了村民的好评与尊敬。
 
现实生活中不忘初心感党恩
     一排排灰白色的房子平地而起,一条条崭新的道路入村到户,新建的房屋、宽敞的庭院、崭新的门窗,肥硕的猪牛……在挂包单位市发改委的倾心帮扶下,敖家坪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得感谢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没有党的好政策,真没有今天的幸福日子。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敖安林说。为做好安置点的人居环境,敖安林带领下部分村民成立敖家坪志愿者服务队,自愿承担安置点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专门对入村到户的道路进行清扫,确保村庄干净整洁,环境卫生全面改善。同时管好一座3层共450平方米的村民议事场所和支部党员活动室,配套了办红白喜事餐桌20张及相关的设施设备,极大方便了敖家坪、丰家沟和李家包三个村小组238户726人的生产生活。敖安林表示,“我们要响应党的号召,继续奋斗,发展产业,搬出来,还要能致富,争取早日步入小康生活。”
(通讯员:刘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