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队】文明村创建成果展系列之四:扬践行孝德之名的最美孝子陈峰
2020-03-31 15:13:48 来源:市发改委
小孝于家,大孝于国。孟子认为: “一家仁,一国才能兴仁,一家让,一国才能兴让”。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任何时候都是值得提倡的。纸厂乡灯草塘村的陈峰从家之小孝到国之大孝。他舍小家、顾大家,对父母尽孝的同时也为国家尽孝,是街坊邻居眼中的好孝子。
赡养父母,家之小孝
老一辈的都说,“老了幸福不幸福,不看孩子多不多,就看孩子孝不孝”。陈峰家共有兄妹7人,他排行老大,是整个的大家庭的主心骨。他的母亲十几年前就被诊断为眼睛失明,严重到生活不能自理。作为家中长子,陈峰充分考虑到母亲失明的生活不便,专门给家人和兄弟姊妹交代,要给母亲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在饮食上,他不愿其烦想方设法地为母亲调整食谱,尽自己所能让母亲吃好,供给营养,补充能量。在生活中,他给老人端茶送水,嘘寒问暖,还经常说说身边的趣事和幽默笑话,来舒解母亲的心情,经常与母亲聊天,分散注意力,疏导病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战胜自己,正因为有她这样执着细心的照料和疏导,消除了母亲对失明的恐惧。陈峰十年如一日用心地照顾自己失明的老母亲。他经常说:“家家都有老人,个个都会变老,如果自己不孝敬老人,不给儿女树立榜样,等到以后自己老了,也就没有人照顾了,所以说孝顺老人是自己应该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爱人、子女以及兄弟姊妹也都非常孝顺老人。
陈峰不仅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尽心,他还经常关心看望岳父岳母,每逢节假日,他总要接老人到家里玩,遇到有老人那边有事情,他经常是忙完这边的家,立即赶往那边的家。此外,陈峰不仅孝顺老人、关爱弟妹、夫妻恩爱、家庭和睦、邻里团结、还对周围的老年人特别关心,谁家的老人有什么困难,他都尽力帮助,尤其是他更加注重关注邻居的孤寡老人,是街坊邻居眼中的好孝子。
克己奉公,工作之孝
在工作中,陈峰雷厉风行、兢兢业业,做事干练不拖拉。在日常生活中,他既要处理好村委会的日常事务,还要照顾失明的母亲,而在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倦意,任劳任怨从不抱怨,把家里、村委会的大小事宜处理的有条不紊。现实生活中, 陈峰仍然会面临一些艰难选择,比如,父母70多岁,并且母亲失明,有人劝在村委会工作的陈峰为其母亲谋一份低保。但陈峰最后还是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他说:“ 对党员干部来讲,如果一事当前,公私不分,首先考虑个人得失,顾及亲朋故旧或者小团体利益,把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那么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公道正派、务实担当。”
抗震救灾,国之大孝
作为一个子女,没有人会忘却父母、视养育之恩而不顾,但在家孝之前,大家也不要忘了国之大孝。没有国哪来的家?覆巢之下,绝无完卵,如果没有一个安定稳定的国家,我们的“小家”何以幸福快乐的生活?面对突如其来的8.03地震灾难,时任纸厂乡江边村委会主任的陈峰顾不上家里,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中。他不畏艰难,不怕吃苦,临危不惧,冲锋在前,他是第一个与会泽军分区乘皮划艇踏上堰塞湖侦查灾情和打通生命通道的人,他是组织全体村名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具体执行者,他是带领救援队找出12具尸体的组织者,他在抗震救灾中30天没有回家,甚至有时一天只休息3-5个小时。总之,他处处显示出了共产党员的奉献牺牲本色。
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陈峰的家国情怀,不仅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更是对这片土地深沉的奉献。在他身上,我们似乎看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身影。今天,奔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每个中华儿女都更深切地意识到,个人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真正感受到国家好、民族好,小家才会好。
(通讯员:刘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