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云南省统计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火力发电能效水平研究”重点选题调研的通知》要求,曲靖市统计局于2020年4月-7月对全市主要火力发电企业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曲靖火电能效情况
(一)曲靖市火电基本情况
曲靖市是云南省桥头堡战略和滇中城市经济圈重点打造的煤电及新能源基地,是云南电网东部地区供电枢纽和电力调供中心,是“云电外送”和“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依托市内丰富的煤炭资源,曲靖市大力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经过多年长足发展,煤电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现已成为云南省最为重要的煤电基地。主要有云南能投曲靖发电有限公司(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华能雨汪电厂(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华能滇东电厂(装机容量240万千瓦)、国电宣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四大火电厂。四大火电厂布局在云南电网的关键位置,对电网电压支撑、安全稳定运行、保供电任务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曲靖还有钢铁、水泥生产企业存在余热余压发电。但曲靖火电还是以四大电厂为主,四大电厂发电量占到全市火电的85%-95%。四大电厂能效情况基本反映曲靖整体情况。
(二)“十一五”以来曲靖火电能效情况
1.火电能效基本呈现提高-稳定-略有下降的态势。
十一五期间,电力供需非常紧张,曲靖火力发电一直高位运行,发电量都在210万千瓦时以上,电厂积极开展各项节能改造,火力发电煤耗一直稳步降低,从高位329.58克/千瓦时下降到312.80克/千瓦时(2006年-2010年厂用电率未开始统计,无相关数据)。进入十二五后,云南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火电机组为给清洁能源、新能源机组让路,发电量、利用小时逐年下滑,曲靖火电企业利用小时从2010年的4905小时降至2016年的1264小时,仅为设计利用小时数5500小时的22.98%;火力发电量也逐年大幅下降,从294.82万千瓦时下降到100.24万千瓦时;火力发电能效还较平稳,火力发电煤耗稳定在308克/千瓦时-312克/千瓦时,厂用电率稳定在7%左右。但进入十三五后,曲靖火电指标继续被压缩,火力发电量每年不到80万千瓦时,长期单机稳燃负荷运行造成效能指标偏高,虽然火力发电煤耗稳定在310克/千瓦时左右,但厂用电率大幅提高,接近9%。
2.火力发电效率升降与火力发电量增降基本一致,在火电产能大幅受限下,效率难以提升。
2006年-2019年,曲靖火力发电系效率升降与火力发电量增减趋势基本一致,火力发电量增减显著影响火力发电效率升降。2006年-2013年,火电厂节能改造卓有成效,火力发电效率从2006年37.29%提高到2013年39.83%,火力发电效率提高2.54个百分点。2014年-2015年火力发电量大幅下降,火力发电效率也大幅下降,降幅达0.63个百分点。2016年-2019年火力发电效率虽逐步恢复,但火力发电配额压缩继续被大幅压缩,每年发电量仅在61-72万千瓦时低位徘徊,火力发电效率也仅恢复至历史最高的38.83%,并没有进一步提高。
二、曲靖火电能效提高面临的困境
(一)火电企业经营困难,现有能效难以释放
1.发电空间不断被挤压。受大水电投产、电力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全省弃水、弃电现象逐年加剧,加之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快,曲靖市煤电企业机组利用小时数逐年大幅下降,造成机组长期闲置,存在投入巨资节能改造后无法及时回收,亏损不断加大,生产经营持续困难。曲靖四大火电厂近几年均持续亏损,全面陷入资不抵债的局面,已发生多起贷款逾期和债务违约,国电宣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更于2020年5月9日宣告破产。
2.火电发电成本严重倒挂。曲靖火电厂发电成本约0.27-0.35元/千瓦时,而发电上网电价约0.3元/千瓦时。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上网电价对比煤价严重偏低,电价无法覆盖燃料成本,火电企业完全没有盈利空间,发电成本已经严重倒挂。
3.火电企业人员流失严重。受近年来火电企业效益下滑、出现持续亏损,火电市场前景不乐观等因素影响,很多火电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未来发展缺乏信心,员工大量流失,无法满足电厂机组产能全部释放的条件。
(二)电煤供应严重约束能效
1.电煤采购困难。由于曲靖煤矿大多数为民营中小煤矿,煤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煤矿效益受监管政策 、市场供需情况影响较大,因此多年来本地煤矿未与火电企业签订中长期电煤合同,出产原煤均以市场化方式进行交易。2014年以来,曲靖全力推进全市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去产能工作,原煤产量大幅下降,从高峰2013年4609万吨,下降到2019年2415万吨,下降48%。煤炭产能下滑,市内电煤供应严重不足,加之贵州煤炭实施“封关”政策,电煤采购难度日益加大,呈现供应紧张局面。
2.电煤煤价较高。受原煤产量大幅减少影响,电煤价格持续上涨,对已严重亏损的火电企业来说,难于承受过高价格的电煤,存在发电多发多亏损的局面。
3.曲靖当地煤质差。曲靖煤矿处于高硫量地区,采购的当地燃煤含硫量较高,造成脱硫厂用电率高于其他地区。
(三)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实施困难,能效难以继续提高
由于曲靖市煤电企业亏损严重,资产负债率过高,筹集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资金异常艰难,严重影响改造项目实施,加之煤电企业面临投入巨资改造后机组无发电计划的局面,煤电企业节能改造积极性大幅降低,企业对原定节能、环保改造计划进行了调整,导致煤电节能减排及升级改造计划未能逐年按时完成。
三、提高曲靖火电能效的建议
(一)改善火电企业生存环境,释放现有火电产能,达到预定能效
1.释放煤炭产能,保障电煤供应。加快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在确保全市煤矿安全生产的同时,加快市内煤矿的复产复建进度,促进曲靖煤矿企业产能有效释放,不断提高市场煤炭供给量,为曲靖火电企业由省外购煤转为当地购煤创造条件,保障火电企业的基本用煤需求,控制煤炭价格回归合理价位,确保发电成本不倒挂,为火电企业释放产能创造条件。
2.出台煤矿保障电煤供应量的政策,优先保障火电企业用煤需求。建议借鉴周边省份的电煤保供经验,结合云南实际制定云南省电煤供应保障政策及电煤补助政策,如实施封关、分配电煤任务、增加外省煤采购的补助和存煤补助等。主导推动形成煤矿企业与火电企业的联动机制,建立起煤电双方长期合作关系,构建利益共同体,在保持煤矿企业开工生产的长期预期的基础上,形成相对稳定、合理的电煤价格,实现煤、电企业的共赢发展。
3.制定适宜云南电力特性的火电电价。火电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法与水电企业进行竞争,建议完善电力交易机制,丰富市场化交易品种,放宽市场准入。适当提高火电企业的长期备用市场偏差平衡资金。给予合理的结算价格,以保障火电基本发电成本。
4.提高在曲火电企业发电指标。曲靖四大主力火电厂处于云南省电力负荷中心及关键电压支撑点,为能维持火电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在当前电力市场化政策的情况下,建议请求省级相关部门给予在曲火电企业增加一定的发电指标。
(二)提高火电企业盈利能力
1.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大用户直供等政策。
2.加大省内工业用热、用汽市场的培育。在电力供应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建议加大对热用户的引入和市场培育,逐步在火电企业附近引进用汽用热企业,协助现有火电企业向热电联产方式转型,拓展火电企业生存发展的途径,缓解火电企业生存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