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曲靖马龙:易地搬迁 稳得住能致富

2021-02-09 10:24:36   来源:曲靖M马龙频道   

    “十三五”期间,曲靖马龙区203户784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乔迁新居,从以前居住的土坯房、茅草房、危旧房搬进了宽敞明亮、安全牢固的新房。搬迁群众完全脱离了生存环境恶劣的特定“贫困空间”,从根本上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搬得出稳得住

    搬得出稳得住,马龙区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让贫困群众在乔迁新居后有产业、有就业,持续稳定增收,居民人均年收入近万元。贫困群众搬迁后,马龙区遵从宜农则农、易养则养、宜工则工的原则,在区内周边种养殖厂、温室大棚、花卉基地和规模化工商企业内就近解决一批就业,同时马龙区还结合贫困户自主择业意愿和产业发展需要,为搬迁群众提供技术服务、市场咨询和农副产品销售渠道。

    月望乡月望村搬迁居民贫困户杨庆松肩上背着满篮子的年货,手上提着大提小兜的新衣,正大步向前的走着。笔者走进吆喝了声“杨大哥,买年货啊?搬出去后日子过的咋样?”。这时杨庆松早已笑得合不拢嘴,笑着说:“好呢、好呢,什么都好,日子也越过越红火,秋冬农闲时节,一家人在村边爱必达花卉种植基地务工,剪花、压枝、育苗都是手上活,不算累,工钱还可以,一年下来大概有两三万元的务工收入。”站着闲聊了近半小时,沉重的年货压在肩上他反似没事一般,这话音刚落的然阔步向前的走去了。曾经饱受贫困之苦的他也开启多彩生活。

    据悉,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以来,马龙区在坚持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助力脱贫、优先保障贫困就业原则的同时,还合理开发一批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保障“无法外出、无业可就、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截至目前,全区异地搬迁群众中有意愿和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全部可以实现百分百的区内就地就业,可以达到月月有收入、户户有就业。

                    能发展可致富  

    清晨,走进马过河镇黑石头黄泥塘搬迁新村,村民张亿龙在自家新建的养殖房里给牛拌料草。据悉,搬迁来的101户382人,主要以烤烟种植、畜牧养殖、畜禽养殖、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销售等带动经济增收,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的发展,畜禽养殖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重要产业。  

    据村民张亿龙说:“已记不清搬来新村的具体时间,只知道是在一个阳光和熙的早晨,一家人拉着大车行李住进了新房。”虽然对搬迁前的老家充满了怀念,但随着新村生活的稳定和收入的提高,张亿龙也已经适应了新家并开始规划未来。张亿龙的养殖业已有一些年头了,从刚起初的三四头牛,增加到现在的20余头,一年能出栏三五头,能带来40000至70000元的收入,这也让他对新家的生活很满意。

    黑石头黄泥塘搬迁新村隶属鲁石村委会,盘山而上距马过河镇大约有16公里。搬迁前,黑石头和黄泥塘两个苗族村地处偏僻贫穷小江断裂带延长线上,存在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村民每人约有一亩三分的坡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烤烟。“地陡,收成的好坏要看天气。年景好时,一亩地能打三五百公斤玉米,每亩纯收益最高能达到1000到1500元。为了增加收入,不少村民养殖、黄牛和鲁石鸡,数量少,并不成规模。但一年下来,户均收入也能达到5000到8000元,日子过得甚是艰难。”黑石头黄泥塘搬迁新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韩正强回想着搬迁前的过往如是的说。

    起初搬离故乡的那些日子,看着漂亮的房子和宽敞的村道,村民们是喜忧参半,心情很复杂,对以后的日子该咋过很迷茫。然而,3年过去了,经过搬迁的村民收获了数不尽的喜悦,告别了山里的2间土坯房后,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人均建房补助2.6万元,两个苗族村的101户382人根据各自家庭人口数,如期的住进了100至150余平方米面积不等的新房中。张亿龙一家也随着住进了由政府补偿建设的110余平方米的新房,并开始琢磨着在统一规划的养殖小区里养了饲养生猪。

    张亿龙只是马龙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下搬迁发展致富的一个缩影。据悉,在搬迁群众顺利实现全面脱贫后,马龙区在设置和完善防止返贫机制的基础上,迅速实施工作重心转移,扎实做好搬迁后续发展各项工作,实施“强村富民”战略,开展贫困村“致富带头人”技术培训,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目前,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生产较快发展,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搬迁安置村民总体稳定,正在朝着美丽幸福宜居的方向发展。(赵燕英  通讯员:秦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