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拟提名2022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公示(第二批)

发布时间:2022-05-23 10:31:56   索引号:    文号:    来源:曲靖市科学技术局   

由曲靖市科学技术局提名的5个项目拟申报2022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根据《云南省科技厅关于2022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及《2022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的相关要求和规定,现将各项目的基本情况公示如下。

一、马铃薯抗晚疫病多样性品种选育及应用

(一)项目名称

马铃薯抗晚疫病多样性品种选育及应用。

(二)提名者及提名等级

由曲靖市科学技术局提名该项目为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三)知识产权和论文专著目录

1.专著目录(3本)

(1)云南马铃薯品种图谱,2018,云南人民出版社,ISBN 978-7-222-17322-4,主编:隋启君,副主编:白建明,李燕山,姚春光

(2)马铃薯栽培技术,2018,云南科技出版社,ISBN 978-7-5587-1393-4,主编:徐宁生,参编:潘哲超,张磊,李先平,李明福,李燕山,梁淑敏

(3)云南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2021,云南科技出版社,ISBN978-7-5587-3637-7,主编:李山云,副主编:卢丽丽,李燕山,赵丹丹

2.专利目录(8项)

(1)发明专利:一种早晚熟品种间作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栽培方法,ZL 2014 1 0630990.7,发明人:潘哲超,隋启君,詹家绥,徐宁生,王颖,张磊,李燕山,杨丽娜,卢丽丽,杨琼芬,包丽仙,尹自友,李先平,白建明

(2)发明专利:一种早春马铃薯实生籽制种的栽培管理方法,ZL 2019 1 1081308.2,发明人:包丽仙,蒋伟,李先平,刘凌云,尹自友,姚春光,李燕山,潘哲超,隋启君

(3)发明专利:一种高海拔山区玉米秸秆全还田条件下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方法,ZL 2016 1 0114244.1 ,发明人:李燕山,隋启君,杨琼芬,颉炜清,梁淑敏,李山云,白建明,李先平,姚春光,普红梅

(4)发明专利:一种低温油炸马铃薯片及其制备方法,ZL 2016 1 0616612.2,发明人:杨万林,杨芳,普红梅,王颖

(5)发明专利:彩色马铃薯气泡水及其制作方法,ZL 2017 1 0088550.7,发明人:王颖,隋启君,李先平,白建明,潘哲超,杨琼芬,包丽仙,姚春光,卢丽丽,李燕山,徐宁生,尹自友,普红梅,刘凌云

(6)实用新型:一种轻简化小型马铃薯收获机,ZL 2018 2 1439262.8,发明人:尹自友,杨恩学,包丽仙,王辉,陈正远,余星体,刘凌云,卢丽丽,郭兆勐,段玲

(7)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马铃薯切块装置,ZL 2020 2 0613360.X,发明人:王颖,隋启君,潘哲超,李先平,徐宁生

(8)外观专利:包装瓶(马铃薯气泡水系列饮料),ZL 2021 3 0353005.3,发明人:王颖,杨万林,潘哲超,李先平,白建明,杨琼芬

3.计算机软件著作目录(6项)

(1)马铃薯实生种子催芽调控系统,登记号:2021SR1544787,著作权人:杨妍,白建明,姚春光,李燕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马铃薯产量预测分析系统,登记号:2020SR0582095,著作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王颖,隋启君,潘哲超

(3)马铃薯农艺性状评价系统,登记号:2021SR1605422,著作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潘哲超,隋启君,王颖,李先平,白建明,姚春光,高永嘉

(4)马铃薯蒸煮品质评价系统,登记号:2020SR0585797,著作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王颖,赵志坚,隋启君,潘哲超,李先平,梁淑敏,杨琼芬,李燕山,徐宁生,白建明,包丽仙,尹自友

(5)马铃薯块茎着色程度分析系统,登记号:2021SR1087719,著作权人:卢丽丽,姚春光,刘凌云,杨琼芬,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6)马铃薯薯形分析系统,登记号:2020SR0585805,著作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王颖,潘哲超,徐宁生,梁淑敏,张磊

4.地方标准目录(1项)

马铃薯产业技术标准体系,DB53/T 526—2013,起草人:杨万林,杨芳,李彦刚,丁燕,邹艳虹

5.植物新品种目录(15个)

(1)云薯105,国审薯2015006,GPD马铃薯(2018)530017,育种者: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云薯303,滇审马铃薯2012004号,GPD马铃薯(2018)530021,选育完成人:隋启君,杨万林,包丽仙,徐宁生,白建明,尹自友,潘哲超,李先平

(3)云薯401,滇审马铃薯2014001号,GPD马铃薯(2018)530024,选育完成人:隋启君,白建明,杨琼芬,杨加玉,包丽仙,余进隆,冯雪君,杨健康,宋维际

(4)宣薯5号,滇审马铃薯2012001号,选育完成人:展康,隋启君,刘志祥,杨琼芬,徐发海,包丽仙,钱彩霞

(5)云薯101,滇审薯200401号,国审薯2008003,选育者:隋启君,杨万林,李先平,吴毅歆,何云昆,李世峰

(6)云薯202,滇审马铃薯2013001号,GPD马铃薯(2018)530019,选育完成人:隋启君,李先平,李山云,李燕山,杨琼芬,卢丽丽,姚春光,杨万林

(7)云薯203,滇特(昭通)审马铃薯2012001号,选育完成人:隋启君,李先平,宋维际,卢丽丽,潘哲超,白建明,李山云,刘元剑,展康

(8)云薯505,滇特(德宏)审马铃薯2011004号,GPD马铃薯(2018)530025,选育完成人:隋启君,陈际才,杨万林,罗有卫,白建明,黄廷祥,徐宁生,李俊龙

(9)云薯103,国审薯2010006,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10)云薯104,滇审马铃薯2016007号,选育完成人:白建明,李先平,包丽仙,尹自友,卢丽丽,李燕山,姚春光,徐宁生,潘哲超,王颖,普红梅,刘凌云,张磊,隋启君,杨琼芬

(11)云薯106,滇审马铃薯2016008号,选育完成人:白建明,李先平,尹自友,包丽仙,李燕山,卢丽丽,姚春光,潘哲超,徐宁生,普红梅,王颖,刘凌云,张磊,隋启君,杨琼芬

(12)云薯107,滇审马铃薯2016009号,GPD马铃薯(2018)530018,选育完成人;杨琼芬,白建明,包丽仙,李先平,尹自友,卢丽丽,李燕山,徐宁生,潘哲超,姚春光,王颖,刘凌云,普红梅,隋启君,李贵吉

(13)云薯608,CNA20141583.3,培育人:隋启君,白建明,李燕山,姚春光,杨琼芬,包丽仙,卢丽丽,普红梅

(14)云薯304,滇审马铃薯2016019号,GPD马铃薯(2018)530022,选育完成人:白建明,陈际才,包丽仙,尹自友,隋启君,罗有卫,李先平,李章田,杨琼芬,杨兆春,冯绍卫,卢丽丽,李燕山,徐宁生,姚春光,潘哲超,李俊龙,刘凌云,普红梅,王颖

(15)丽薯10号,滇审马铃薯2014006号,GPD 马铃薯(2021)530007,选育完成人:和平根,包丽仙,和国钧,卢丽丽,王绍林,隋启君,和习琼,普红梅,张凤文,张浩,和光宇,王菊英

6.论文目录(52篇)

(1)Yang LN, Pan ZC, Zhu W, Wu EJ, He DC, Yuan X, Qin YY, Wang Y, Chen RS, Thrall PH, Burdon JJ, Shang LP, Sui QJ*, Zhan, J*, Enhanced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through within-species diversification. , Nature Sustainability, 2019, 2: 46-52(影响因子19.346)

(2)Zhan J*, Thrall PH, Burdon JJ., Achieving sustainable plant disease management through evolutionary principles. , Trends in Plant Sciences, 2014, 18: 370-575(影响因子18.313)

(3)Zhan J*, Thrall PH, Papaix J, Xie L, Burdon JJ, Playing on a pathogen's weakness: using evolution to guide sustainable plant disease control strategies.,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2015, 53:  19-43(影响因子13.078)

(4)Li-Na Yang, Oswald Nkurikiyimfura, Zhe-Chao Pan, Yan-Ping Wang, Abdul Waheed, Ruey-Shyang Chen, Jeremy J. Burdon, Qi-Jun Sui, Jiasui Zhan, Plant diversity ameliorates the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of fungicide resistance in an agricultural ecosystem,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10.1111/1365-2664.13978, 2021(影响因子6.528)

(5)Hannele Lindqvist-Kreuze, Manuel Gastelo, Willmer Perez, Gregory A. Forbes, David de Koeyer, and Merideth Bonierbale, Phenotypic Stability and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Late Blight Resistance in Potato Genotypes Adapted to the Tropical Highlands, Phytopathology.104:624–633(影响因子4.025)

(6)Hannele Lindqvist-Kreuze, Bert De Boeck, Paula Unger, Dorcus Gemenet, Xianping Li, Zhechao Pan, Qinjun Sui, Junhong Qin, Gebremedhin Woldegjorgis, Kassaye Negash, Ibrahim Seid, Betaw Hirut, Manuel Gastelo, Jose De Vega, Merideth Bonierbale,, Global multi-environment resistance QTL for foliar late blight resistance in tetraploid potato with tropical adaptation, G3-Genes Genomes Genetics,2021, 11: jkab251(影响因子3.154)

(7)Wu EJ, Yang LN, Zhu W, Chen XM, Shang LP, Zhan J*, Diverse mechanisms shape the evolution of virulence factors in the potato late blight pathoge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sampled from China.,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26182(影响因子4.379)

(8)Zhu W, Shen  LL, Fang ZG, Yang LN, Zhang JF, Sun DL, Zhan J*, Increased frequency of self-fertile isolates i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may attribute to their higher fitness relative to the A1 isolates,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29428(影响因子4.379)

(9)Qin CF, He MH, Chen FP, Zhu W, Yang LN, Wu EJ, Guo ZL, Shang LP, Zhan J*,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fungicide sensitivity and SSR marker variations indicate a low risk of developing azoxystrobin resistance i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20483(影响因子4.379)

(10)Wu EJ, Wang YP, Yahuza Y, He MH, Sun DL, Huang YM, Liu YC, Yang LN, Zhu W, Zhan J*, Rapid adaptation of the Irish potato famine pathoge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to changing temperature., Evolutionary Applications, 2020, 13, 768-780(影响因子5.183)

(11)Wang YP, Xie JH, Wu EJ, Yahuza, L Duan GH, Shen LL, Liu H, Zhou SH, Nkurikiyimfura O, Andersson B, Yang LN, Shang LP, Zhu W, Zhan J*, Lack of gene flow betwee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populations of two neighboring countries with the largest potato production. , Evolutionary Applications, 2020, 13, 318-329(影响因子5.183)

(12) Wu EJ, Wang YP, Shen LL, Yahuza L, Tian JC, Yang LN, Shang LP, Zhu W, Zhan J*, Strategies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 adaptation to local UV radiation conditions. , Evolutionary Applications, 2019, 12, 415-424(影响因子5.183)

(13)Zhan FF, Wang T, Iradukundam L,  Zhan J*, A gold nanoparticle-based lateral flow biosensor for sensitive visual detection of the potato late blight pathoge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18,  1036: 153-161(影响因子6.558)

(14)Chen FP, Zhou Q, Xi J, Li DL, Schnabel G, Zhan J*, Analysis of RPA190 revealed multiple positively selected mutations associated with metalaxyl resistance i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18,  74: 1916-192(影响因子4.845)

(15)Zhan FF, Zhu W, Zhan J*, First Report of an RNA Virus in the Plant Pathogenic Oomycete Phytophthora infestans in China, Plant Disease, 2016,100: 1253-1253(影响因子4.438)

(16)Chen FP, Zhou Q, Qin CF, Li Y, Zhan J*, Low evolutionary risk of iprovalicarb resistance i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2019 152, 76-83(影响因子3.963)

(17)Lurwanu Y, Wang YP, Abdul W, Zhan J*, Yang LN*, Temperature-mediated plasticity regulates the adaptation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 to azoxystrobin fungicide. , Sustainability, 2020, 12, 1188(影响因子3.251)

(18)Bai Jianming, Chen Xiaoling, Lu Xinxiong, Guo Huachun, Xin Xia, Zhang Zhie., Can Cryopreservation Eliminate the Potato Virus X (PVX) and 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 (PSTVd)?, Bioscience Methods, 2012, 3(5):34-40

(19)白建明,姚春光,李燕山,普红梅,隋启君, 云南省马铃薯育种研究概况与建议, 中国马铃薯,2016,36(6):372-375

(20)卢丽丽,曹继芬,潘哲超,刘凌云,赵志坚,杨琼芬*,云南省马铃薯主要品种晚疫病抗性评价.,中国马铃薯,2016,30(6): 356-361.

(21)杨丽娜,段国华,覃雁瑜,祝雯,潘哲超,隋启君,詹家绥*,2012年云南省会泽县马铃薯晚疫病菌小种结构分析.,热带作物学报,2016,37(1):158-163.

(22)梁淑敏,杨妍,施彦军,蒋伟,卢丽丽,尹自友,包丽仙,李先平*,美国引进薯条加工型马铃薯在云南的初步筛选评价.,中国食物与营养,2020,26(5):18-22.

(23)姚春光,隋启君*,白建明,杨琼芬,杨妍,李燕山,美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启示,中国马铃薯,2019,33(2):119-128.

(24)隋启君*,白建明,杨琼芬,杨加玉,李燕山,鲜食、薯条加工兼用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401’.,中国马铃薯,2014,28(4):255-256.

(25)李山云,李燕山,卢丽丽,隋启君*,马铃薯新品种“云薯401”品质性状评价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2014,27(增刊):72-75

(26)李燕山,普红梅,姚春光,杨琼芬,隋启君,白建明*,行距配置和密度对云薯401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山东农业科学,2014,46(12):47-50,53

(27)李燕山,姚春光,普红梅,张磊,杨琼芬,白建明,桑月秋,隋启君*,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云薯401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南方农业学报, 2014,45(9):1608-1611

(28)李山云,隋启君,白建明,杨琼芬,李文鹏*, 抗机械损伤褐变马铃薯品种(系)的筛选.,中国马铃薯,2010,24(4):193-196.

(29)尹自友,新品种云薯304介绍,致富天地,2018(11):58-59

(30)尹自友,舒树文,杨恩学,杨荣凯,王怀义,刘雄,段玉云,李山云,薯片加工专用马铃薯新品种“云薯304”冬季(小春)高产栽培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2018(04):44-46

(31)展康*;代艳琼;徐发海;王朋军,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宣薯5号’的选育,中国马铃薯,2016,30(5):319-320

(32)李燕山,徐宁生,隋启君,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2,中国马铃薯,2018,32(02):124-126

(33)李燕山,钱彩霞,刘志祥,何勇建,隋启君*,不同高淀粉马铃薯品系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淀粉含量及淀粉产量试验.,现代农业科技,2010(22):105-108.

(34)李山云,孙玲,卢丽丽,李燕山,姚春光,白建明,李先平,隋启君,杨琼芬*,多态性信息含量法评价马铃薯品种(系)营养成分.,西南农业学报,2015,28(2):519-526.

(35)王 颖,李先平,白建明,杨琼芬,潘哲超,隋启君,马铃薯抗营养因子与人体健康,中国食物与营养,2021,27(6):44-47

(36)李燕山,陈际才,罗有卫,徐宁生,隋启君*,抗病广适、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505’.,中国马铃薯,2018,32(3):191-192.

(37)普红梅,姚春光,李燕山,刘凌云,杨琼芬,白建明*,低温贮藏对两个马铃薯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保鲜与加工,2016,16(5):1-4,9

(38)李燕山,徐宁生,隋启君*,稳产、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05’.,中国马铃薯,2017,31(6):381-382.

(39)王绍林,和平根,和国钧,张凤文,和习琼,和光宇,王菊英,和生鼎,杨群擎,和耀云,马铃薯新品种‘丽薯10号’的选育,中国马铃薯.2015,29(01):63-64

(40)和生鼎,杨群擎,和平根,和习琼,王菊英,“丽薯10号”不同种植密度试验,云南农业科技.2018,(01):10-11

(41)普红梅,杨万林,李燕山,帅良,杨芳,张绍智,白建明*, 不同干燥方式对彩色马铃薯干片色泽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中国蔬菜,2019(3):58-62.

(42)李明福,张磊,王颖,潘哲超,徐宁生,云南冬作马铃薯新品种筛选初探,山地农业生物报,2021,40(06):65-70

(43)杨琼芬,徐发海,刘绍文,王朝海,白建明,包丽仙,卢丽丽,刘凌云,隋启君*,乌蒙山区马铃薯产业调研与分析.,中国马铃薯,2017,31(5):312-316.

(44)张 磊,徐宁生,潘哲超,杨琼芬,李燕山,包丽仙,白建明,李先平,隋启君*,播期对不同熟期马铃薯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作物研究,2018,32(3):198-201.

(45)蔡铭铭;沈林林;段国华;周世豪;杨爽;刘玉婵;黄艳媚;詹家绥*, 云南曲靖不同品种的致病疫霉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2019年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46)覃雁瑜;杨丽娜;谢奇良;詹家绥*,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在不同时期基因型的研究,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论文集

(47)刘浩;黄艳媚;范玉萍;杨丽娜;欧阳海兵;詹家绥*,云南致病疫霉RXLR效应子Pi02860遗传多样性分析,2018年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48)吴娥娇,李冬亮,杨丽娜,方治国,覃春芳,詹家绥, 马铃薯晚疫病研究进展--病原与综合防控,2016年中国马铃薯大会论文集

(49)白建明;姚春光;普红梅;李燕山;卢丽丽;隋启君*,云南省马铃薯育种体系育成马铃薯新品种的亲本分析,2016年中国马铃薯大会论文集

(50)姚春光,白建明,李燕山,隋启君,陈际才, 富锌薯片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304”的选育,马铃薯产业与脱贫攻坚(2018).,2018:261-263

(51)徐宁生,李明福,隋启君,马铃薯两种生产模式的比较, 中国马铃薯大会论文集,2020,106-111

(52)徐宁生,隋启君,利用肥料多样性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率,马铃薯产业与绿色发展(2021):381-386

(四)主要完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昭通市农业科学院,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昆明云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鲁甸县新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五)主要完成人员基本情况

1.隋启君,男,1964.02,研究员,学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项目负责人,总体策划实施

2.詹家绥,男,1963.08,教授,博士,福建农林大学,马铃薯品种多样性研究策划

3.白建明,男,1973.07,研究员,博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品种选育负责人

4.潘哲超,男,1981.02,研究员,博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品种多样性研究实施

5.包丽仙,女,1974.10,研究员,学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新品种原原种生产

6.杨琼芬,女,1971.12,研究员,硕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种薯研究负责人

7.李先平,男,1973.11,研究员,博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负责人

8.展康,男,1968.04,高级农艺师,大专,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马铃薯品种选育

9.杨丽娜,女,1987.11,教授,博士,福建农林大学,马铃薯品种多样性研究实施

10.李燕山,男,1983.07,副研究员,硕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新品种栽培技术研究

11.胡祚,男,1979.11,高级农艺师,硕士,昭通市农业科学院,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推广

12.杨万林,男,1973.12,研究员,硕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新品种筛选

13.和习琼,女,1977.10,高级农艺师,硕士,丽江市农业科学院研究所,马铃薯新品种筛选

14.尹自友,男,1968.05,高级农艺师,大学本科,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推广

15.刘飞,男,1972.12,高级农艺师,硕士,云南省鲁甸县新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推广

16.罗有卫,男,1981.04,高级农艺师,学士,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马铃薯新品种选育

17.姚春光,男,1980.02,副研究员,博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新品种选育

18.徐宁生,男,1965.09,研究员,硕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新品种栽培技术研究

19.王颖,女,1987.07,助理研究员,硕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新品种栽培技术研究

20.卢丽丽,女,1982.07,副研究员,硕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新品种脱毒

21.杨加玉,男,1976.06,高级农艺师,学士,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推广

22.付兆聪,男,1981.09,高级农艺师,学士,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推广

23.和继泉,男,1968.12,高级农艺师,专科,迪庆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推广

24.冯绍卫,男,1976.02,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大学本科,陇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推广

25.杨兆春,男,1977.02,推广研究员,大学本科,腾冲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推广

26.李山云,男,1981.06,副编审,硕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马铃薯品质评价

27.董云忠,男,1972.01,高级农艺师,学士,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推广

28.李周,男,1986.10,农艺师,硕士,昭通市农业科学院,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推广

29.和平根,男,1969.11,高级农艺师,专科,丽江市农业科学院研究所,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推广

30.梁淑敏,女,1977.12,副研究员,博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新品种栽培技术研究

二、特高压换流站智能巡检全覆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项目名称

特高压换流站智能巡检全覆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二)提名者及提名等级

由曲靖市科学技术局提名该项目为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知识产权和论文目录

1.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2.代表性论文目录

(四)主要完成单位基本情况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曲靖局:项目总负责单位,全面负责项目策划、申报、实施、验收及推广应用,全面把控项目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重点负责组合电器振动监测和内窥巡检技术、地面盲区巡检装置、综合分析平台研发技术攻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无人机抗干扰、GIL振动监测、组合电器内窥技术、地面盲区巡检装置研发、直流瞬时接地监测技术、综合分析平台研究等有较多创造性贡献,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约占总量的30%。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昆明局:项目主要完成单位,重点负责换流站高空巡检技术攻关,对无人机抗干扰技术有较大贡献,参与了地面盲区巡检装置研发,负责组织策划地面盲区巡检装置、多地图机器人导航技术、直流瞬时接地监测技术的推广应用,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约占总量的20%。

重庆大学: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对项目策划、申报、实施、验收及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参与了企业标准编制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无人机抗干扰、地面盲区巡检装置研发、综合分析平台研究等提供了较多技术支持,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约占总量的15%。

昆明理工大学: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对项目策划、申报、实施、验收及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参与了企业标准编制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GIL振动监测、组合电器内窥技术、直流瞬时接地监测技术等提供了较多技术支持,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约占总量的1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梧州局:项目具体完成单位,重点负责直流瞬时接地监测技术攻关,参与项目成果推广应用策划和实施,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约占总量的12%。

深圳市朗驰欣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具体完成单位,重点参与地面盲区巡检装置和综合分析平台研发,协助开展了智能巡检装置的推广应用,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约占总量的8%。

(五)主要完成人基本情况

曹显武:项目总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策划、申报、实施、验收及推广应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无人机抗干扰、GIL振动监测、组合电器内窥技术、地面盲区巡检装置研发、直流瞬时接地监测技术、综合分析平台研究等有较多创造性贡献,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约占总量的30%。

温才权:项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开展直流电源瞬时接地监测技术、同段直流母线寄生回路监测技术等,在项目立项与实施过程中给与大量的技术指导,对具体创新内容有创造性贡献,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约占总量的20%。

袁虎强:项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开展换流站高空智能巡检关键技术研究,对具体创新内容有创造性贡献,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约占总量的15%。

鲜开义:项目参与人,主要参与智能巡检系统融合分析技术研究,对具体创新内容有创造性贡献,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约占总量的10%。

陈佳欢:项目参与人,主要参与地面盲区巡检装置研发,负责项目实施的现场配合及指导,负责后期应用情况的数据分析总结,辅助成果推广应用,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约占总量的7%。

谷湘煜:项目主要负责人,主要开展智能巡检导航技术研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创造性贡献,辅助成果推广应用,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约占总量的5%。

郭成:项目参与人,主要参与地面盲区巡检装置研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辅助组织应用,负责各方面的协调联系,辅助成果推广应用,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约占总量的5%。

全杰雄:项目参与人,主要参与CVT电容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对具体创新内容有创造性贡献,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约占总量的5%。

乔柱桥:项目参与人,主要参与智能技术典型配置方案研究和撰写,在该项技术研发工作中投入的工作量约占总量的3%。

三、曲靖烤烟分区分类施肥与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

(一)项目名称

曲靖烤烟分区分类施肥与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

(二)提名者及提名等级

由曲靖市科学技术局提名该项目为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三)知识产权和论文目录

1.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2.代表性论文目录

(四)主要完成单位基本情况

云南省烟草公司曲靖市公司:利用GIS将曲靖烟区划分为9个植烟生态类型相似区;评价了全市典型烟田的土壤综合肥力(IFI);编制了基于GIS的土壤pH、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钼和氯离子等分级图和分区图。基于K326、云烟87等烤烟品种肥料利用率及目标产量,首次构建了烤烟氮、磷、钾精准施肥数学模型,开发烤烟氮磷钾精准施肥软件。研发烤烟专用复合肥配方5个和菜籽油枯型有机无机复混肥配方3个。创新形成烤烟常规施肥、中微量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等精准施肥技术,构建按“烟叶生产生态分类施肥”、“土壤肥力分类施肥”、“生态-烟叶质量”的曲靖烤烟精准施肥技术体系1套。对项目技术进行了大力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按主栽烤烟品种K326、云烟87等的目标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等参数,采用曲劳-斯坦福方程方法构建了烤烟氮、磷、钾精准施肥数学模型81组,研发烤烟氮磷钾精准施肥软件。系统分析曲靖近1.2万个典型烟田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等8项指标,评价全市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综合肥力(IFI)。采用地统计学制作土壤养分分区图,参与研制出分区应用的烤烟专用复合肥配方5个。负责研究云南菜籽油枯发酵最佳参数,研发出菜籽油枯型有机无机复混肥配方3个。参与以“曲靖主栽烤烟品种及其肥料利用率,施肥模型、肥料配方及区域养分管理、中微量元素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等精准施肥技术”为核心,构建“曲靖烤烟精准施肥技术体系”。参与对项目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主要完成人基本情况

高华锋:项目组织、管理和总体方案设计。协调推进、方案确定及实施进度跟踪;主持“烤烟专用复合肥配方及菜籽油枯型有机无机复混肥配方”研发,指导项目成果的应用推广。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对2个创新点做出突出贡献。

王瑞宝:参与“区划曲靖市9个烤烟气候相似区”、“全市植烟土壤养分评价”、“烤烟氮磷钾施肥模型相关参数(品种、土壤属性、前作)”研究。推广“烤烟专用复合肥配方5个,菜籽油枯型有机无机复混肥配方3个。推广“烤烟区域养分管理技术、中微量元素平衡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等精准施肥应用技术。发布企业标准1项。对5个创新点做出突出贡献。

杨树明:参与“曲靖市植烟土壤养分评价、编制养分含量分级图12幅”,负责“烤烟氮磷钾精准施肥模型构建及施肥软件开发”、研制“烤烟专用复合肥及菜籽油枯型有机无机复混肥配方”,参与创新形成“烤烟区域养分管理技术、中微量元素平衡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等精准施肥应用技术”等。参与曲靖烤烟精准施肥技术体系构建及推广。参编发布企业标准1项,参与发表科技论文3篇。对7个创新点做出突出贡献。

严国涌:参与“曲靖市植烟土壤养分分析与评价”、“烤烟氮磷钾施肥模型相关参数(品种、土壤属性、前作)”及推广“烤烟专用复合肥配方(N-P2O5-K2O=15-8-25),菜籽油枯型有机无机复混肥配方3个(N-P2O5-K2O=12-5-17;N-P2O5-K2O=15-5-18;N-P2O5-K2O=12-6-20)”。参与推广“烤烟区域养分管理技术(绿肥还田)、中微量元素平衡施肥、油枯有机无机复混肥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等精准施肥技术。获发明专利1项,发布企业标准1项。对5个创新点做出突出贡献。

刘韬:负责“收集和分析曲靖烟区气候、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及土壤养分等基础数据”,推广“烤烟区域养分管理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等精准施肥技术。发布企业标准1项。对3个创新点做出突出贡献。

杨丽平:参与“大尺度曲靖植烟土壤养分分析及评价”,负责“精准施肥模型构建大田试验及烤烟精准施肥技术应用推广”。获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1篇。对4个创新点做出突出贡献。

张晓伟:参与“烤烟氮磷钾施肥模型相关参数”、“烤烟氮磷钾施肥模型构建及施肥软件开发”。负责示范区“烤烟专用复合肥及菜籽油枯型有机无机复混肥配方”和“烤烟区域养分管理技术、中微量元素平衡施肥、油枯有机无机复混肥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等”精准施肥技术应用的烟叶品质评价。获发明专利1项。对5个创新点做出突出贡献。

四、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控制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项目名称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控制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二)提名者及提名等级

由曲靖市科学技术局提名该项目为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主要知识产权和论文目录

1.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2.代表性论文目录

(四)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曲靖局为该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为开展项目研究工作提供平台,指导项目组成员高效顺利地开展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控制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工作;与外部厂家、科研机构等单位沟通协调,提供足够的外部技术资源支持开展本项目研究工作,为本项目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组织本项目研究成果在生产现场应用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

(五)主要完成人基本情况

甘战:项目负责人,组织开展本项目技术研究工作,开展科技调研,组织专家开会讨论并确定相关控制保护优化策略,参与相关RTDS仿真试验,组织编写技术报告、论文、专利及验收材料等。

张瑞:项目核心成员,主要参与本项目技术研究工作,参与讨论并确定相关控制保护优化策略,参与相关RTDS仿真试验,负责编写论文、专利、验收材料等。

陈慧:项目核心成员,主要参与开展本项目技术研究工作,参与讨论相关控制保护优化策略,负责编写技术报告、论文、专利等。

王小江:项目主要成员,参与本项目技术研究工作并推广应用本项目研究成果,负责编制技术报告、论文、专利等。

罗曦:项目主要成员,参与本项目技术研究工作并推广应用本项目的研究成果,负责编制技术报告、论文等。

宋冬冬:项目成员,参与本项目技术研究工作并推广应用本项目的研究成果,负责编制专利等。

曹鸿:项目成员,指导开展项目实施工作,确定项目研究路线,参与讨论并确定相关控制保护优化策略等。

侯云川:项目成员,参与开展项目技术研究工作,并作为项目奖励申报联系人,负责奖励申报材料编制及形式审查。

杜天成:项目成员,参与本项目技术研究工作,负责编制专利、论文等。

五、低阶褐煤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

(一)项目名称

低阶褐煤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

(二)提名者及提名等级

由曲靖市科学技术局提名该项目为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三)主要知识产权和论文专著目录

1.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2.代表性论文专著

(四)主要完成单位

云南中翼鼎东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组织该项目围绕褐煤资源化高效利用中的技术难题开展研究,创新提出多阶段的褐煤高温解聚活化提质理论,创建了低阶褐煤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体系,较好解决了褐煤的深度提质,活化改性及其规模化、资源化综合清洁高效利用的行业难题。项目成果已在贵州、山东等地和多种农作物上得到推广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主要完成人基本情况

王鹏云:项目主要完成人,核心工艺和核心设备关键研发者,物理破碎活化、高温、低氧解聚技术工艺及新型对撞湍流解聚活化反应釜主要发明者。

王莲邦:项目主要完成人,核心工艺和核心设备关键研发者之一,核心工艺设备主要设计者,对优化核心工艺设备制造技术及系统集成和优化有较大贡献。

梁自红:项目核心工艺技术主要研发完成人之一,褐煤提取母液离心分离提纯和多梯度加压超滤分级分质浓缩提纯处理工艺技术发明者,4种高生物活性产品关键开发者,对褐煤原料开创新型农业投入品应用做出重大贡献。

王燕:项目主要完成人,褐煤提取液中小分子有机酸的分离提纯技术发明者,核心设备的开发者,对设备自动化控制方案优化做出重大贡献。

王小兵:主要完成人,对优化核心工艺设备制造技术有较大贡献,对制造设备质量提升,降低成本做出主要贡献。

张思思:项目主要完成人,对项目综合利用工艺方案优化做出较大贡献。

臧丹:项目主要完成人,对核心设备制造质量控制方案优化做出重要贡献。

以上项目公示时间为2022年5月23日至2022年5月29日。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的内容持有异议的,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注明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向异议受理单位提出。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个人提出异议的,要求在异议材料上签署本人真实姓名,异议受理单位对异议人身份和反映情况予以保密。

异议受理单位及联系方式:曲靖市科学技术局;地址:曲靖市麒麟区文昌街100号曲靖市科技局204室;电话:0874-3124973。

 

曲靖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