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威市围绕“川滇黔渝节点旅游城市、滇东旅游环线明珠、‘清凉曲靖’客源承接地”目标定位,在“民族团结+文旅”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互嵌共融“交响曲”。今年上半年,宣威市共接待游客461.52万人次,同比增长9.11%。
高位推动下好规划引领“先手棋”。宣威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主线,切实找准民族团结和文旅产业工作的“最大公约数”,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规划为引领,统筹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先后编制了《宣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宣威市文化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宣威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为宣威市文旅产业发展明晰方向。
多元融合奏响和谐共生“交响曲”。宣威市积极创新“民族团结+文旅”模式,着力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康养医疗、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把旅游景点串联成线、网织成面,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积极拓展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坚持以群众文旅新需求和市场新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开发优质文化旅游产品,推出精品旅游线路,通过丰富旅游产品种类、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多元融合发展。目前,宣威市已完成“尼珠河大峡谷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尼珠河自然村—采云官寨—攀枝嘎农采云官寨—攀枝嘎农采云官寨—攀枝嘎农采云官寨—攀枝嘎农采云官寨—攀枝嘎农采云官寨—攀枝嘎农采云官寨—攀枝嘎农采云官寨—攀枝嘎农采云官寨—攀枝嘎农业学大寨遗址”“浦在廷故居—东山旅游景区—东山芙蓉彝寨(小石林、宣威火腿庄园)”“永安迤谷花海—月牙湖—葫芦湾旅游景区—阳光食品省级非遗工坊—万松居旅游景区—西泽戈平”“中国·宣威火腿博览馆—宣威市博物馆—天乙博物馆—虎头社区高家村—虎头山烈士陵园—杨柳古道雄关”4条精品线路的打造,有效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讲好宣威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故事。
项目带动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组合拳”。宣威市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一“牛鼻子”,稳步推进尼珠河大峡谷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永安迤谷花海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不断推动景区提档升级。以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推动旅游景区交通顺畅便捷、旅游标识系统完善、旅游厕所达标,同时着力优化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让外地游客玩得开心、融得进来,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2年,宣威市成功创建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家酒店通过曲靖市四星级初评,1家民宿通过国家丙级旅游民宿评定,现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旅游特色村3个。
品牌促动创新宣传推介“连环招”。近年来,宣威市主动加强与省、市主流媒体及行业内权威网络平台的深度合作,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宣威火腿美食文化旅游节”以及芙蓉火把节、杨柳山歌节等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节会活动,通过节会活动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平台。积极参加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大力宣传推介宣威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着力提升宣威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晏廷勇 代荣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