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第108期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举办学员论坛,主题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四位学员代表围绕该主题进行交流发言,深入探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定义、表现、根源及治理对策,为基层减负注入动力。
深挖根源 找准“靶向”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往往处于一种发现问题—清理规范—隐形变异—再次清理规范的过程中,是各级各部门亟待解决的顽瘴痼疾。”学员龚曲江初以《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存在的现实表现为警醒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题,归纳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实表现6类39条。
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要准确画像,把握其基本特征,又要研机析理,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其形成的原因。学员钟兴宏以《深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根 探寻整治改善之法》为题,从精神长期缺钙,造成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不牢,导致工作作风不实;工作能力不足,造成本领恐慌;制度约束不力,导致行为失范四个方面,探讨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
发展数字政务旨在高效、便利、科学,然而在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的同时,一些形式主义顽瘴痼疾渗透到线上。学员李相白关注了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在《警惕指尖形式主义,让指尖便利回归本真》的课件中,批判了诸如数字政务系统平台重复建设、线上考核以痕迹取代业绩、照搬线下流程、不顾实际强制推广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表现,提出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加强对指尖上形式主义的治理,让指尖便利回归本真。
考核名目繁多、检查扎堆、痕迹主义……如何避免本该是推动工作的督检考沦为基层减负的“拦路虎”?学员方铁成在以《从三个维度看督检考中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为题的分享中,指出要从“大监督体系”角度来思考解决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对策,既要强化内部的自我监督机制,又要通过外部监督形成合力,构建多维度、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不断推动工作效能和作风建设,实现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有效治理。
整饬作风 多措并举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为了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必须以更大决心、更有力举措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学员们一致表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强化思想引领,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根源上树立正确政绩观。要进一步完善考核问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既要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进行严肃问责,也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提供容错空间。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尤其是加强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高工作人员能力素质,减少因能力不足导致的形式主义行为。结合个人工作实践,龚曲江初提出,应结合机构改革明确部门职责,制定权力、责任和公共服务清单,使工作有明确的规范和依据,避免职责不清导致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推诿现象。方铁成建议优化工作机制,建立统一的督检考管理平台,增强监督效能,提高督检考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钟兴宏认为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州市、省直单位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精简考核程序,突出考少考精、考准考实,确保基层干部把时间、精力、智慧用在谋发展上。李相白提出可建立数字政务平台建设全流程评价机制,涵盖事前论证、事中优化、事后评估等环节,有效监督数字平台建设的各个环节,提高数字平台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把论坛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自身做起,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