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宣威市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文旅融合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2024-06-14 16:00:12   来源:宣威市政府信息公开管理服务中心   

近年来,宣威市立足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战略支柱产业来培育,旅游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今年1月至4月,宣威市共接待游客310.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4.35亿元,同比增长8.05%和14.13%。

旅游空间布局不断拓展

宣威市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牢固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发展理念,科学编制了《宣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宣威市文化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宣威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等,为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3年10月,该市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立足宣威旅游资源优势,明确了把宣威打造为“川滇黔渝节点旅游城市、滇东旅游环线上的明珠、‘清凉曲靖’客源重要承接地”三个文化旅游发展定位,并提出“系统谋划、强力推动、快干三年、提速发展”的要求,为全市文旅产业明确了发展方向,让文化与旅游走上了聚合交融的快车道。

旅游要素品质加速提升

宣威市着力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品质和服务质量,真正让游客进得来、待得住、玩得好。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力度,整合项目和资金,完善景区(点)内游客服务中心、厕所、停车场等建设。完善旅游住宿体系建设,全市现有酒店、宾馆、招待所、旅社和民宿等经营单位共438家。2023年,成功引进了总投资5.3亿元的万达锦华酒店商业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五星级酒店建设。全市29个乡(镇、街道)分别打造提升1家至2家酒店、民宿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宣威市打造“清凉曲靖 避暑天堂”客源承接地奠定坚实基础。

宣威市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积极创新“旅游+”“+旅游”模式,着力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有效融合,大力发展农业观光、生态旅游、美食体验、自驾旅游、探险旅游、康养旅游等旅游新业态。依托宣威火腿、名特小吃等地方美食,加快完善餐饮服务体系,让游客“好吃、吃好”。依托火腿美食文化、非遗文化,大力开发文创产品及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建设完备的购物体系,让游客“好购、购好”。

宣威市积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融入“清凉曲靖 避暑天堂”旅游发展布局,精心打造宝山普立“峡谷风情线”、来宾倘塘杨柳“历史文化线”、东山板桥“乡村醉美旅游线”、西泽务德“旅居康养线”四条乡村旅游线路,“一圈四线”、多点协同的城乡旅游空间布局不断形成。

旅游品牌建设提档升级

宣威市以项目开发带动景区建设,稳步推动尼珠河大峡谷、板桥迤谷花海等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整合联动景区周边资源,吸引聚合各类文旅业态,引领带动全市文旅产业做大做强。

宣威市旅游品牌创建不断强化,以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创建为抓手,不断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综合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周边文旅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以来,创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金牌旅游村2个、曲靖市级旅游特色村3个、省级最美乡愁旅游地2个、省级旅游乡愁地目的地2个、省级休闲旅游街区1个、入选省级农文旅融合示范案例2个。(秦玲玉  崔庆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