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曲靖水库移民发展新路径:乡村旅居 “乘风破浪” 正当时

2025-04-24 10:07:51   来源:曲靖市搬迁安置办公室   

近年来,曲靖市移民搬迁安置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水库移民政策,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总体目标,聚焦“珠江源头·旅居曲靖”品牌定位,积极探索以乡村旅居为特色的发展新路径,助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乡村振兴。

一、政策强基,筑牢发展根基。

曲靖搬迁安置部门抢抓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机遇,结合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实际,坚持移民直接受益原则,以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为导向,对交通条件好、区位优势明显,具备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项目重点打造,把新村建设与农文旅产业开发有机结合,因地制宜谋划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康养旅居等新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移民增收致富注入新动力。

二、项目驱动,激活旅居活力。

自2021年起,曲靖市在多个水库移民安置区大力开展乡村旅居项目,累计投入移民专项资金8785.87万元。项目秉持“轻介入、微改造、精提升”的理念,将“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融入现代特色元素,完善生产生活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新村人居环境、提振移民精神风貌”作为移民新村建设的总目标,建设出一批产业生态化、居住田园化、风貌特色化、特征民族化、环境优美化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移民新村。沾益区龙华街道清河社区的红瓦房村移民新村建设通过盘活村内老宅、民居、古树、池塘等资源,以“乡愁”为纽带,吸引游客打卡,2023年9月建成以来,先后吸引游客28余万人次,集体增收50余万元,227户农户户均直接增收1100元。2023年,红瓦房村入选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名单。目前在建的马龙区车马碧水库库区王家庄街道格里社区黄坝村移民后期扶持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投资3300万元打造特色民宿 71 套,配套建设接待中心、花园餐厅等设施,引入专业文旅公司运营,将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乡村慢生活体验。还有正在建设的罗平县阿岗镇戈维村阿市里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 958 万元,新建民宿、休闲广场和露营场地,湖光山色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成为了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融合的旅游胜地,将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感受独特的乡村魅力。

三、成效凸显,绘就振兴蓝图。

​ (一)经济增长,拓宽经济渠道。乡村旅居项目为移民及当地居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2024年,曲靖市移民新村直接旅游收入超过1500万元,且呈逐年增长趋势。沾益区龙华街道清河社区红瓦房移民新村项目建成后,村集体公司年收入达150万元,民营主体年营业收入突破500万元,为30名移民提供稳定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会泽县钟屏街道鱼洞社区移民新村年均客流量60万人次,带动周边群众人均年增收2800元,农产品销售额每年增长约20%,随着各种业态逐渐入驻,鱼洞社区的集体经济每年将增收500万元以上。形成了旅游带动农业、促进消费、拉动就业的良性循环。​

​ (二)产业融合,推动协同发展。乡村旅居项目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曲靖市富源县石坝水库安置区中安街道寨子口居委会浒子村依托乡村旅居,吸引多家龙头企业建设蓝莓、蘑菇、鲜花等规模化产业基地,实现从传统农业向农旅融合产业的转变,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各项目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改善了移民生活环境。会泽县待补镇鹧鸡村通过深度改造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连续四届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在文化传承方面,项目积极挖掘和展示当地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如罗平县阿岗镇戈维村阿市里组展示民俗文化,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促进了乡村文化的繁荣。曲靖市水库移民安置区发展乡村旅居的实践,为移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三)主动融入,唱响旅居品牌。曲靖移民部门主动融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库区山水人文资源优势,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历史文化,突出特色文旅和民族风情元素,通过培育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康养旅居等新业态,提升移民生活品质,为当地文旅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成功打造了会泽鱼洞村、罗平棠梨凹、沾益红瓦房、麒麟区普嘎村、富源浒子村等为代表的一批旅居